作者:娜斯
2018-05-17·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000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电影《色·戒》剧照 )
其实李安所有电影的主题都可以说是“色戒”,《喜宴》、《饮食男女》、《卧虎藏龙》如此,《理智与情感》、《冰风暴》、《断背山》几部西片也毫无例外,讲的都是中西方中产阶级社会中的主流人群在欲望与戒律之间的矛盾与平衡,跨越年代,跨越东西方,因为其实这是个永恒的命题。实在李安自己,就是中国末代士大夫家庭出身的长子,却又走上了在美国做电影的艺术道路,这种矛盾,本身就是“色戒”,电影就是色相,而李安自己的生活则中规中矩。他在电影中释放想象,而生活中努力做他父亲标准中的儿子、丈夫与父亲。正是这种矛盾间的张力,构成了李安本人与李安电影的有意味之处。而其实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一直都是被儒释道的几种力量牵引,《卧虎藏龙》一开头就是富丽堂皇的京城庙堂,而结尾则是我们也同样熟悉的山林云海,这种意象对比本身就是一种入世与出世,秩序与自由,戒律与欲望的写照。俞秀莲和玉娇龙则是中国版的“理智与情感”两姐妹,她们的打斗,也是李慕白内心矛盾的象征。
所以,虽然《理智与情感》和《卧虎藏龙》外表上看起来南辕北辙,其实内在精神一致。当初制片方找李安去拍奥斯汀可以说是早具慧眼。李安拍《理智与情感》,是好莱坞work for hire的一个典型例子,即一个还不大牌的导演,被制片和主演找去导片,这个项目并不是导演自己要拍并且从一开始就发展的计划,而是制片或主演的计划。《理智与情感》就是那时正当红的英国女演员埃玛·汤普森的“宝贝”,出身剑桥的她,在银幕上是知性女人的化身,而她自己想演奥斯汀小说中的女主角,干脆自己动笔改编,本子弄了4年,钱也是靠她的名气拉来,这时候找个导演,容易也不容易。毕竟大牌导演不太情愿加入这种大明星的“宝贝计划”,而没什么名气水准没保证的导演她和制片都看不中。所以李安在《十年一觉电影梦》中说当时找英国导演没人愿意接,是因为奥斯汀他们从小读,早烦了,可能并不确切——因为至今奥斯汀作品的改编还在不断推出,甚至奥斯汀本人都成了故事中心(《成为简》)。应该说,那时的李安对于制片方是个理想选择,因为他拍了三部独立制作小电影又是获奖导演,水准应该有保证,并且其作品的收敛感也跟奥斯汀时代的气质吻合,但是他毕竟在主流影业里还没有出名,又是外国人,跟埃玛应该比较好合作。而对于李安来说,这个选择对于他以后的事业发展也明显有益处,因为是第一部西片,第一次跟大明星合作,第一部主流文艺片,等等。拍奥斯汀的作品,有埃玛这类的英国演员参与意见,当然也其实对李安更有好处。
不过,以当时李安的身份去拍这部电影,肯定也会吃些苦头,而这些,他都在《十年一觉电影梦》里谈笑道来。英国演员本来就以文化水平高著名,不是出身牛津剑桥,就是来自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像《理智与情感》当时的两大明星埃玛·汤普森和休·格兰特都是剑桥出身,嘴皮子快,还都能写,其他演员也藏龙卧虎,包括那个后来以《波士顿律师》成名的休劳里,没成名时还以侦探小说混饭,在《理智与情感》杀青时演员表演对李安的答谢歌,也由他编歌词。
发表文章5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58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