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有关“伊核协议”的关键“桥段”

作者:宋晓军

2018-05-14·阅读时长2分钟

63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88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4月24日,在伊朗大不里士伊朗总统鲁哈尼当天发表演讲,警告美国总统特朗普不要退出伊朗核问题协议,否则将面对“严重后果”


5月2日,《以色列情报网》发出了一则带有对“伊核协议”(JCPOA)下一步命运“剧透”性质的消息。这则题为《这只是伊朗核档案的一个片段,特朗普将继续等待他的5月12日决定和耶路撒冷之行》的消息虽然很短,但消息中“剧透”出的关键“桥段”,也许会对人们理解近期围绕着“伊核协议”上演的这部现实版的“权力的游戏”有所帮助。

简单说,4月30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用极其纯熟的“电视秀”方式,展示了以色列特工去年从伊朗获取的文件达10万份、被命名为“阿玛德”(Amad)的伊朗秘密核武发展计划。之后很多专家指出,内塔尼亚胡展示的内容是国际原子能组织(IAEA)在2011年报告中早已掌握的,并不能证明伊朗违反了2015年7月14日由安理会通过的“伊核协议”。对此,《以色列情报网》5月2日抛出的关键“桥段”是:这10万份有关“阿玛德计划”的文件,尚有60%未被读取,以色列波斯语和核专家正在加紧读取,一旦发现有伊朗违反“伊核协议”的“证据”后,马上提交给美国政府。如特朗普政府在其设定对“伊核协议”最后“裁决”日期的5月12日前拿到“证据”,就会根据规定收紧对伊朗的制裁,并取消5月14日为美驻以新使馆揭幕的耶路撒冷之行。如到了5月12日“证据”还没找到,特朗普会照例完成他的耶路撒冷之行。

文章作者

宋晓军

发表文章224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547人

著名军事评论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悲伤之上

汶川地震十年

848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