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维米尔的秘密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4-09·阅读时长7分钟

285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980个字,产生1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维米尔,《坐在维金纳琴旁的少女》,约1670~1672,布面油画,25.5厘米×20.1厘米,美国莱顿收藏


文/龚之允

神秘的画家

扬·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1632~1675)被誉为荷兰黄金年代的“绘画三杰”之一。和伦勃朗、哈尔斯一样,维米尔经历了荷法战争所带来的“灾难年”(1672),荷兰的艺术市场被战争几近摧毁之后,他也离世,年仅43岁。在接下去的两个世纪中,维米尔都默默无闻,直到19世纪下半叶现代主义绘画兴起之后,他的艺术价值才被重新评估。

和伦勃朗不同的是,维米尔的传世作品非常稀有,现在公认的真迹只有34幅。这不仅是因为他早逝而艺术生涯时短,还因为他创作频率不高,在去世的时候留下作品也就40余幅。

维米尔是否可以归属于纯职业画家也很难说。虽然早在1653年,刚20出头的维米尔就在家乡代尔夫特的圣路克行会获认证为绘画大师,而且多次被选举为画家行会会长,但现在没有证据表明他能纯粹靠自己的创作营生。被选为会长,一方面是他画技出众,足以让普通画师信服,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当时代尔夫特很多画家都跑到了更能发挥他们才艺的阿姆斯特丹。维米尔的父亲是一个丝织品商贩,兼营旅馆饭店,维米尔从他那里继承了画廊业务。现存文献表明,当时有法国贵族曾造访维米尔的居所,惊讶地发现这位绘画大师的工作室里并没有摆放他的亲笔画作,却挂着别人的作品,因此很有可能维米尔的收入主要来源并不依赖自己的作品销售。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完整作品的创作效率和达·芬奇一样低。而和达·芬奇不同的是,维米尔甚至没有留下任何素描,这给他的生平和艺术又添加了一分神秘感。

维米尔的艺术非常独特,虽然从题材角度考量基本上都是人物画,但他的人物画既非正统的肖像画,也不是宗教画,更不算历史画。其中一部分可以算是面容画(tronie,一种定格的表现夸张表情的面相绘画),另一部分是按静物的手法和意识绘制的室内场景人物画。也就是说,维米尔笔下的人物很多都不表现具体人物的性格,只为绘画的意象服务,有一种朦胧的诗意和隽永的情调。


维米尔,《窗边读信的少女》,约1659,布面油画,83厘米×64.5厘米,德国德累斯顿历代大师美术馆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15个推荐 粉丝47964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为什么别人都过得比我好?

朋友圈焦虑与局外人困境

1466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