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吴忠超:与霍金相识30年

作者:王珊

2018-03-23·阅读时长10分钟

255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058个字,产生1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霍金的华人学生、他的科普著作的中文译者、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吴忠超


一点遗憾

3月14日,霍金离世的消息传来后,吴忠超一夜未眠。他是浙江工业大学的教授、霍金的华人学生。霍金科普著作的中译本,几乎都是由他翻译的。要求采访的请求堆满了他的邮箱,吴忠超悲痛而疲惫,脑袋上还着急上火起了包,但他还是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友善应答媒体,以此悼念导师霍金。“虽然知道生命有限,但对这一天的到来我还是非常震惊。”吴忠超告诉本刊,2017年他曾去剑桥参加霍金75岁的生日盛典,“当时希望还能庆祝他80岁、90岁的生日”。

回想起去年霍金在剑桥举行的生日宴,吴忠超有些遗憾。吴忠超每次和霍金见面都会给霍金拍些留影。生日会当天傍晚,霍金坐在轮椅上,被护理从三一学院的草地推过来。

吴忠超还记得,晚霞下剑河宁静地流淌。轮椅上的霍金虽然面部已经没法做出表情,但能看出来精神很好。除了护理外,周围没有其他人。吴忠超觉得整个场景非常的和谐、难得。“在其他公众场合,霍金的周围总是充满了崇拜者和媒体人。我一直很懊悔没有将这个场景拍摄下来,想不到再也没有机会了!”

吴忠超与霍金结识于1979年,那时他还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老师。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全国科学大会的举行,向西方学习的动力推动了第三次留学潮迅速拉开序幕。吴忠超就是其中最早的一批。他对相对论和宇宙论感兴趣,当时在中国根本不存在这个专业,他想出国去看看。在当时,霍金在整个物理学界已经颇负盛名,他与宇宙学家乔治·埃利斯合作的专著《时空的大尺度结构》被视为引力物理界的经典,书本的前半部分证明了他和合作者提出的奇性定理,即在非常一般的物理条件下,广义相对论会导致时空的奇点。吴忠超看了这本书。1974年霍金发现了黑洞辐射机制,这将引子论、量子论和统计力学统一到一起,被视为量子引力论的前兆;同年他成为英国皇家学会最年轻会员之一。“霍金那时在西方学术界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明星。”吴忠超告诉我。

文章作者

王珊

发表文章155篇 获得28个推荐 粉丝838人

哈哈,天下天鹅一样白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霍金的真实

个体之小与宇宙之大

1083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