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驳静
2018-03-16·阅读时长8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057个字,产生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愤怒和黑色幽默
就像《大西洋月刊》今年初所预测到的,2018年的奥斯卡还真是“作者电影”之年,“90年来第一次,5位提名的最佳导演同时又都是该电影剧本的创作者”。通常来讲,获得提名的往往是《华盛顿邮报》(The Post)类型的电影——有汤姆·汉克斯和梅丽尔·斯特里普这样的大演技派明星,斯皮尔伯格这样功成名就的大导演,以及由真实事件改编的剧本。
《三块广告牌》7项提名并没有最佳导演一项。它最后拿下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配角,但在许多影迷心中,其实它最应得的并不是这两个表演类奖项,而是“最佳原创剧本”。
编剧兼导演马丁·麦克唐纳(Martin McDonagh)剧作家出身,其电影的“作者性”尤其突出,出现在他戏剧作品里的愤怒和黑色幽默,也无一例外出现在了《三块广告牌》中。故事发生在密苏里州一个小镇,女主角海耶斯是位怒气冲天、看上去很难亲近的母亲。她女儿被人强暴并残忍杀害一年了,警察仍对凶手一无所知。为了催促破案、表达愤怒,也为了引起更多人注意,她买下公路上的三块废弃广告牌,向小镇警长喊话。三块广告牌就像一颗炸弹,炸出了小镇内各式人物以及他们的站队。主要人物包括但不限于:对警长感情很深的粗暴警员迪克森,他与年迈母亲同住,倒不是为了照顾她,而是一个恋母巨婴的形象;曾经是警察的海耶斯前夫,从对话中可以得知,海耶斯是因为家暴而离开他;另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是由彼特·丁拉基(Peter Dinklage)扮演的侏儒,这位演员在麦克唐纳长片处女作《在布鲁日》(In Bruges)中也出演重要角色,而本片中,他是唯一曾试图平复海耶斯愤怒的那个男人。剧情发展到三分之一处,本来像是主角的警长竟令人意外地自杀了。他分别留给妻子、海耶斯以及迪克森一封信,而迪克森收到的那封信,为后半剧情一次次地推进和反转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影片最后,势不两立的迪克森和海耶斯一起开车上路了。追凶?或者并不。
发表文章215篇 获得35个推荐 粉丝1126人
j'écris, la nuit tombe, et les gens vont dîner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