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深圳特大假药案:靶向药需求与低端加工厂

作者:王珊

2018-03-14·阅读时长10分钟

433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105个字,产生3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插图 老牛)


毫无有效成分的药品

敞开的药粉袋子歪在一边,里面装了黄色、白色、绿色的药粉和淀粉,紧挨着的是几大袋颜色不一的胶囊壳以及灌装工具。角落里还摆着一台电子秤,上面放着一块挖出一个小洞的泡沫塑料。可别小看了这些组合,平常,出租房的主人就是用吸管将各种粉末放入泡沫塑料称重后,按照剂量配比放进胶囊壳里封装成药品,然后通过快递的方式发送到全国各地,它们抵达了除西藏之外的所有省级行政区。快递的接收者多是在病痛中挣扎的癌症患者。

赵刚毅随手打开了冰箱,果然不出他所料,冰箱里存着一些口服药、注射液,这些原本需要专门冷链运输的药品随意地塞进塑料袋里,与食品、调料放在一个冷藏室里。赵刚毅是深圳市市场稽查局药品稽查处的稽查员,在这个岗位上,他已经工作了多年,办理了不少假药案。然而看到眼前的情景时,他依然有些惊讶,很难将这里的环境跟药品生产联系起来:药品生产企业需要无菌车间,有些药品需要冷藏,运输企业有实时调控温度、湿度的冰柜;然而在这里,一个几十平方米的出租房囊括了药品生产的各大环节。甚至在赵刚毅跟同事到达时,这家隐身于居民楼之内的“加工厂”还在忙碌地“生产”。

药品“加工厂”的负责人叫纪维维,这里只是他生产、销售假药的一个据点。在深圳,这样的地点共有四个,为他和同伙带来了数百万的利润。和赵刚毅办理的其他假药案窝点一样,它们全部位于人口聚集的城乡接合部。为了方便发货,有的还挨着快递收获点。2018年1月中旬,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纪维维等人违法生产、销售假药案进行审理,纪维维被判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1500万元,另一名合作伙伴陈忠华被判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500万元,其余6人被判3至5年的有期徒刑。

假药生产、销售点的发现源于一家药企的举报。2015年,上海罗氏制药公司接到患者的投诉电话,反映其购买的该公司药品美罗华不对症。美罗华(利妥昔单抗)是一种抗癌靶向药,对淋巴瘤的治疗有明显的效用,但价格昂贵,100毫克的价格约为4500元,500毫克则在2万元左右。患者家属告诉公司人员,药品是在主治医生介绍的香港新特药业公司购买的,价格比原来低4000元。

文章作者

王珊

发表文章155篇 获得19个推荐 粉丝838人

哈哈,天下天鹅一样白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认识流感

全球疾病大流行的下一个主角

1094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