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不落幕的爱情英雄主义

作者:黑麦

2017-07-23·阅读时长8分钟

940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070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音乐剧《保镖》剧照

90年代中期,中国的大街小巷都弥漫着一首英文流行歌,唱歌的是一位女性,她的嗓音高亢、激昂,时而温柔、抒情,音乐充满悲情和正义,即便是听不懂英文的人,似乎也能感受到歌者讲述的那真挚的感情,这首歌便是惠特妮·休斯顿(Whitney Houston)演唱的《保镖》主题曲《我将永远爱你》(I will always love you)。在那个电影院远不如今天普及的年代,凭两张单位发的《保镖》电影票似乎真的可以成就一段爱情,片中的男女主角,瑞秋和弗兰克,也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影迷心目中“最完美的一对”。

不只在中国,《保镖》的电影选题似乎在全球都命中红心,在1992年获得了全球第二高的票房,那曲《我将永远爱你》,也在影片上映后获得了格莱美、MTV等多项大奖。即便是2012年休斯顿离世后,人们还在她的葬礼现场播放了这首经典名曲,一个人、一首歌和她的银幕形象,似乎都永远地定格在了1992年。不久,为了纪念休斯顿,也为了怀念那个英雄时代和那段经典的爱情故事,伦敦西区的剧团把《保镖》改编成了一部现代的音乐剧,拿下英国戏剧劳伦斯·奥立维亚奖,因为《保镖》的音乐剧,并不是简单的还原电影。

《保镖》电影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式爱情故事,从今天的角度看,剧情够不上紧张,情节也有些老套,然而真正能让这部电影称为经典的,是“一触即发却没有触发”的简单爱情。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的种族冲突仍不时发生,这部政治极度正确的电影似乎在当年打破了某种银幕观念,黑人明星与白人保镖,在爱情的催化下跨越了种族和阶级。

文章作者

黑麦

发表文章23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330人

沉迷于对抗中年危机的美食作家,对groove着迷的音乐编辑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宵夜里的中国

广州、成都、武汉、青岛、杭州一线考察

526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