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扫墓即景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3-08·阅读时长2分钟

49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132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杨葵)

去的是八宝山革命公墓,老父亲已在那儿20年。

早年逢清明,斜穿城市,直眉瞪眼奔至墓碑前,有悲痛有回忆,完事即走,片刻不多留,没那份闲心。20年后的今日,清明扫墓如日上三竿吃午饭、月到中天睡大觉一般,细细密密织进了日常生活这块大幕布,而且几经洗晒,针脚都瞧不清了。所以不疾不徐去了,恭恭敬敬祭了,完毕正值午时,园中人少,沿山道拾级而上,饶有兴致地还参访了一些名流墓园。不少细节摄入意识的大硬盘。又因漫天杨絮飘舞正欢,使这些记忆更似梦幻泡影。

大多扫墓人群组合,是全家咸集,子孙毕至。骨灰堂的院子里不光有祭奠亲人的,还有顺道参观的。一位中年女性正压低嗓音向另两个中年妇女介绍:这儿是部级的,他们这叫“入室”,后边还有骨灰墙,局级干部,他们那叫“上墙”。那俩一边听了,踱至一间屋门前,扒着门框朝里打探,门口值班人员注视着。骨灰墙的院子里满墙鲜花,祭扫者比骨灰堂院多好几倍。刚祭扫完的一家五六口人,高声喧哗着向外走,途经另一户五六口的人家,正面对墙上一块墓碑肃穆。旁边有第三户人家迎面而来,看不惯吧,对喧哗一家人行了“侧目礼”。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6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91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人性的困惑

莎士比亚悲喜剧中的源代码

160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