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6万套,8万套

作者:邢海洋

2018-03-08·阅读时长2分钟

34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24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降价的消息终于传到了房价最坚挺的北上广,4月,北京近郊区的二手房价格下跌,结束了两年有余的连续上涨。在刚刚过去的“五一”,观望情绪达至冰点,北京楼市总体成交量同比下降约八成。但开发商拿地狂热不减,北京今年前4月卖地收入已经超过1000亿元,占北上广深卖地总收入的近一半。开发商、房东和买家的分歧空前。

自住房政策出台半年后,供需比出现逆转。去年初,北京房地产供需比为1比4,经过一年时间28万套热销,再加上自住房带来的“刚需”的排号分流,北京楼市的供需比降至了1比2,这极大地影响到买卖双方的价格预期。北京新建住宅市场成交量在2009年突破17.9万套后,已经连续4年在12万套左右徘徊,2013年的11.9万套似乎并无惊艳之处,倒是“日光盘”的频现把压抑的需求逼向了存量市场。房地产市场的放量主要来自二手房,16.3万套的网签总量比2012年上涨13.4%,创近3年来网签量新高。今年3月单价达到2.8万元/平方米的5300套自住型商品房源吸引了44万申购者,无疑又在需求端釜底抽薪。

北京的新房库存警戒线为6万套,以北京多年来月均1万套的销售量,6万套意味着库存只够销售半年。整个2013年,警戒线成为房价上涨最为强劲的助推力量。去年5月,库存逼近6万套后又被新增供应拉回,10月则跌破,直接引发了房价年末翘尾。从年初的8万库存处开始下滑后,全年库存一直在6万到6.5万套之间徘徊,绷紧了购房者的神经。今年2月18日,当杭州楼市开启了大城市降价先声时,北京的新房库存曾达到5.5万套的最低点,似乎预示着北京房价不败神话将延续。但仅仅两个月后,库存上涨了超过1万套,达到6.7万套,随着前年土地供应的回升,以两年为开发周期的房地产业迎来了新房上市的增长期,未来供应还会增加。刚刚过去的4月,全市新盘供应总量达到9000余套,比3月上涨13%。与2013年相比,4月供应项目数量增加一倍。为应对将来的新盘高峰,开发商加紧出货,直接导致今年前4个月新房供应量与新盘成交量比例开创性地达到1.3比1,自2011年以来市场首次出现供销逆转。从北京以往库存与市场关系来看,库存8万套是供求均衡点,若高于8万套,说明供大于求,房价会滞涨甚至下跌,但低于8万套时,房价会上涨。此时此刻,地产商与持币购房者似乎都在屏住呼吸,静待8万套库存的出现。

文章作者

邢海洋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82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刘汉的财富史

权力网与黑社会

119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