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要不要禁止高超音速武器?

作者:宋晓军

2018-03-08·阅读时长2分钟

41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61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装载于美国空军B-52轰炸机机翼下方的X-51A“乘波者”高超音速飞行器 )

高超音速武器计划屡遭诟病的是,它缘于技术驱动,而不是缘于任务驱动。这是美国物理学家、国际机器人武器控制委员会成员古布德(Mark Gubrud)9月2日发表的文章中的一句话。他的文章发表在《原子能科学家》杂志的网站。在文章中,他呼吁几个大国应该签署《禁止高声速武器试验条约》。值得注意的是,他文章的第一个单词就是中国。这让我想到今年4月美国亚太安全研究中心军事专家沙拉曼(Lora Saalman)的一篇文章——《全球快速打击武器:中国与“矛”》。

先说古布德的文章。他在文章一开始就提到了中国和美国在8月份分别进行了高超音速武器试验一事。随后他在结论中认为,包括氢弹、多弹头弹道导弹等引发军备竞赛的武器,都是缘于技术驱动,因此为了避免在21世纪引发新的军备竞赛,应该禁止高超音速武器试验。那么什么是技术驱动呢?简单说,就是技术上可行。具体说到能在一小时内打击全球任何目标的高超音速武器,按照目前美国发展最快、试验最多的高超音速武器的技术构造(AIAA报告),从下往上可分为:第一层“基础物理学建模”、第二层“学科层面的能力”、第三层“多学科能力”和第四层“系统设计”。每层中还包含不同的板块。如第三层“多学科能力”中就有:推进系统设计、载具系统设计和系统试验能力三个板块。这四层在研发、试验过程中,既可以从底层向上完成技术推动,也可以从顶层向下完成技术推动。古布德的意思是,这种只考虑技术推动不考虑结果的新型军备竞赛十分危险。而俄、中等国都在紧随美国之后在进行相关试验。

再说沙拉曼的文章。他在文章开始先分析了中国正在大力发展高超音速武器的情况,并列举了“东风-21D”弹道导弹和所谓“助推-滑翔”的“武-14”两种武器。接着,他提出了美国决策者应该注意的问题:1.需要先评估中国发展高超音速武器的意图;2.提防中国在未来的冲突中使用不对称战力;3.要以战略分析与技术研究相结合方式关注中国武器系统研发的快速性;4.中美未来的安全对话不仅限于核领域,还应涉及常规武器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在解释第二点时,沙拉曼认为,由于中国认为美国正在积极研发的高超音速武器是要对中国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这会使中国的“积极防御”政策变得更加激进。这将促使中国在冲突早期使用不对称的作战方式。中国认为,反航母的“东风-21D”先发制人的运用将产生打破平衡的影响。但如果中国将同样的观点应用到“武-14”高超音速武器上,将使美国的核安全态势面临严峻的挑战。

文章作者

宋晓军

发表文章2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47人

著名军事评论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重量级中国拳手的诞生

阿里巴巴上市时刻

121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