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追逐彗星之旅

作者:苗千

2018-03-08·阅读时长7分钟

46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584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菲莱”在67P彗星上空3公里处所拍照片 )

太阳系中的彗星如同候鸟,定时带来远方的消息,自古以来每当有彗星出现在天空,总会引起人们特殊的关注,认为它在试图传递某种信号。2014年11月12日,欧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发射的“罗赛塔号”(Rosetta)航天器,在太阳系内飞行了64亿公里之后,于2014年8月6日在太阳系中与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67P/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汇合,并且释放出菲莱着陆器(Philae lander),在格林尼治时间2014年11月12日17点32分首次软登陆该彗星核。确认登陆的信号在太阳系中经历了28分钟传回地球,这是人类科技文明进步的又一个历史性事件。菲莱着陆器在彗星核上所进行的科学实验,传回地球的实验数据都将永久地改变人类彗星研究的状况,也会极大帮助人们理解太阳系的形成过程,以及生命的源头。

人类近距离研究彗星始于20世纪80年代,苏联、日本、美国的航天器曾经试图合作观测哈雷彗星,拍摄照片,并且确定其彗星核的位置。1986年3月13日,欧洲航天局发射的“乔托号”(Giotto)航天器飞掠哈雷彗星,距离这颗著名的彗星最近时只有596公里。科学家们通过“乔托号”拍摄的照片了解了哈雷彗星的形状并且估算了它大致的形成时间和组成成分。“乔托号”也在掠过哈雷彗星时受到了彗星喷射物质的攻击,几近损坏。

对于哈雷彗星的近距离观察,产生了很多新问题,同时也让科学家们开始考虑在一颗彗星上进行软着陆的计划。太阳系中存在着数以百计的彗星,欧洲航天局的科学家们首先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确定一颗彗星进行着陆和研究。科学家们喜欢选择那种表现活跃,在太阳系内的不同轨道都曾经被观测到过的彗星,它的运行轨道最好接近黄道面,这样更方便研究和着陆,更重要的一点是,这颗彗星运行到太阳系内部的时间必须与“罗赛塔号”到达的时间相符合。

文章作者

苗千

发表文章32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967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我们被它改变,我们如何改变它

118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