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新三板的春天

作者:谢九

2018-03-07·阅读时长5分钟

40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835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新三板在2013年正式成立,当年底的挂牌公司为356家,2014年底达到了1572家,进入2015年以来,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爆发式增长,截至3月中旬已经达到了2100多家。随着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的猛增,新三板的交易也迅速升温,由于不设涨跌幅限制,新三板几乎每天都有公司的股价涨幅超过100%,甚至更高,比如3月20日,一家名为水治理的新三板公司股价从前一个交易日的0.01元涨至20元,涨幅为2000倍。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涨幅翻番的新三板公司超过160家,涨幅超过10倍的也有6家。从市场全貌来看,如果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点,3个多月以来,三板成指涨幅为45.29%,三板做市指数涨幅为68.26%,这样的涨幅远超沪深股市。

所谓“新三板”,正式名称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继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之后第三家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2013年1月16日正式揭牌运营,主要为创新型、创业型和成长型中小微企业提供资本市场服务,依法设立且存续满两年,而且在全国高新园区注册的公司就可以申请挂牌,没有盈利要求。我国的三板市场起源于2001年的股权代办转让系统,当时的主要功能是承接从沪深两市退市的公司,以及早先的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称为“旧三板”。2006年1月,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试点,并且逐渐从中关村园区企业过渡至全国市场,在2013年正式成立“新三板”。3月18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和中证指数公司正式发布了新三板的两大指数——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新三板的发展再次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新三板市场最大的瓶颈在于流动性不足,市场交投不够活跃。形成这种局面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新三板市场挂牌不同于沪深市场,企业挂牌上市没有IPO这一环节,而是原来大股东的存量股票拿出来交易,公司股权极度集中,形成了新三板交投的天然不足。第二是因为新三板没有引入竞价交易,而是以协议转让为主,协议转让的成交量自然无法和竞价交易相提并论。去年8月份,新三板正式引入做市制度,新三板的成交开始逐渐活跃,制约新三板流动性的第三个因素在于投资门槛较高,个人投资者需要500万元以上的资产才可以开户,这就将绝大多数中小散户拒之门外。

文章作者

谢九

发表文章41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699人

在嘈杂的时代独立思考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新加坡启示录

强人李光耀的国家道路

158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