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海洋
2018-03-05·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547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6月初,A股总市值迫近了10万亿美元,市值/GDP接近100%,达到了一个发达资本市场的常态比率。股疯之下,虽有卖股买房的消息传出,财富的外溢效应却未显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了台阶,3、4月份分别为10.2%和10.0%,去年12月还是11.9%,而仅仅两年前,这一数字还维持在15%水平。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希望在消费,如今,炒了一年的股,股民账户浮盈20余万亿元,却无人消费,钱去哪儿了?
一种最直观的解释,是本该用来消费的资金,被前仆后继地投进股市。开户数爆棚,去年7月末,沪深两市账户合计约1.35亿户,今年5月,账户数已经膨胀至1.85亿户,多出5000万户。考虑到绝大多数股民都会在两市同时开户,意味着不到一年的时间,3000万人投身股市。而3000万人背后,或是2000万或更多的家庭。多年来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股民十之七八集中在25岁到45岁年龄段,而这个年龄段的人,事业正处于上升期,收入增长快,消费欲旺盛,也是从家居、教育到休闲娱乐的最大消费人群。如今这一拨最有消费潜力的人群分化出一支投资大军,无异于对日渐疲弱的消费支出釜底抽薪。
A股的上涨,资金推动为主要动力,新入市者自当节衣缩食,为老股民解套,再进一步为老股民改善生活买单。但情况并非如此,老股民也在加大投入,与新股民形成合力。原因就在于,连续7年熊市后,一波大级别牛市实属来之不易,按股神郭广昌的说法,要借力当前的股市并与之共舞,因为错过这次机会,要再等7年。中国股民的投资机会,几乎只有A股上涨一个途径。而利用市场下跌赚钱的途径,要么如股指期货需迈过资金的高门槛,要么如上证50期权刚刚入市,操作专业性强,“曲高和寡”。闭着眼也赚钱的机会,7年等一回,投资者赚了钱,除了全部用于再投资,还会把生活支出挪过来。在海外,投资品种多样,投资于股市更注重长期的财富增值,随时取出来消费,再上车还有机会,这也就不难理解在海外普遍存在的股市财富效应,在中国却走向相反结果。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8个推荐 粉丝2982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