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维舟
2018-03-05·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700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上帝与黄金:英国、美国与现代世界的形成》(米德 著)
当弗朗西斯·福山说出“历史的终结”这个词时,在有些人看来,大概就像上帝吐出“要有光”,世界将随之一新——美中不足的是,最好再加上一个修饰语,即“英美模式下的历史的终结”。虽然这么说不免有些戏剧化,但大体而言,这便是《上帝与黄金》所抱有的基本观点。
很少人能否认英国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国家,按艾伦·麦克法伦《现代世界的诞生》所阐述的观点,现代世界中的大多数特性,都得感谢英格兰做出榜样。《上帝与黄金》只是延长了历史回溯的期限,将现代国际秩序的形成归结为英国、美国乃至“下一个英语民族”之间的火炬接力赛。虽然书一开头就承认,“我们胜利了,我们认为我们看到了历史的终结。我们错了”这样的循环模式在历史上已经出现了许多次,但正是英美的资本主义模式“将道德和民主原则引入国际社会”,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常识,即历史潮流长久以来偏向讲英语的人”。
不过更确切地说,在这一历史系谱中,其开创者并不讲英语。“英美模式”其实是海权强国所建立的国内国际体系,在书中,作者将荷兰体系比作这一操作软件的1.0版本,而英国引入了2.0版本,“二战”后的美国则沿着这一路径更新升级到了3.0版本。他就此说,近400年来海洋秩序的历史可以用10个字母简括:U.P. to U.K. to U.S.(从联合省到联合王国到合众国)。就此而言,解释这一历史现象的关键点并不在于人们说的是哪种语言,甚至“上帝与黄金”也未必最要紧(众所周知,西班牙人对这两者甚至更狂热),而在于那种海洋体系所带来的民主自由原则,以及自由贸易下的市场体系。
发表文章3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19人
涉猎驳杂,少时沉迷于古典文学与历史,长而旁及社会学、人类学等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