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最致命战舰”出了什么事儿?

作者:宋晓军

2018-03-05·阅读时长3分钟

46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541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美国攻击型核潜艇“约翰·华纳号”(SSN-785)

8月4日,美国CNN记者伦登(Brad Lendon)以《新潜艇——美国海军的“最致命战舰”》为题,发了一篇几天前美国攻击型核潜艇“约翰·华纳号”(SSN-785)入列服役的新闻特写。第二天,美国《防务新闻》记者卡瓦斯(Christopher P.Cavas)就首发了一则包括“约翰·华纳号”潜艇在内的三艘新攻击型核潜艇因出现问题被限制任务部署的消息。看了这两则新闻后,人们可能会发出疑问:“最致命战舰”出了什么事儿?

要问答这个问题,还要简单回顾一下“最致命战舰”的身世。“冷战”结束后,随着苏联庞大的核潜艇艇队在大洋上的消失和经费的缩减,如何建造一型替代攻击型核潜艇艇队的下一代艇(1987年美海军曾保有98艘攻击型核潜艇的艇队),成了海军面临的一大问题。最终,海军决定发展一型低成本、多任务功能、适合浅海海域活动的攻击型核潜艇——弗吉尼亚级。由于采用了一系列创新的措施,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自1998年开始采办后,不仅第一批5艘艇(SSN-774~SSN-778/BlockⅠ)成本没有超支并全部准时交付,而且第二批6艘艇(SSN-779~SSN-783/BlockⅡ)还实现了成本降低及提前交付。有鉴于此,第三批8艘艇(SSN-784~SSN-791/BlockⅢ)很快顺利开建。而恰恰在这个关键时刻出事儿了。

根据《防务新闻》的报道,出现问题的艇是SSN-783、SSN-784和SSN-785三艘艇。出现的问题很单一,即艇上的核反应堆第一、二回路间的10英寸管路弯头被发现有未经授权的无证焊接问题。原因是在初始磁检测时发现弯头有微小表层缺陷,在经过小修后虽然通过了超声波检测,但在随后的耐酸腐蚀检测中发现了有未经授权无证焊接的问题。于是海军立即宣布了对三艘艇限制部署命令,并追踪在建的后续艇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弯头”。事后海军系统司令部表示,该问题虽然不会马上造成安全事故,但考虑到可能在长期磨损和震动中出现安全隐患,因此必须要限制部署进行彻查。

文章作者

宋晓军

发表文章2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47人

著名军事评论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侯孝贤的戏梦人生

诗意、乡土与寓言

203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