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海洋
2018-03-05·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27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6月,中国出口情况一度好转,同比增速4个月来首次转正,可到了7月又掉头向下,大降8.9%,增速创17个月新低。人民币坚挺,外需不振,外贸环境愈发艰难。而此前辛苦积累下的外储也加速流失,一个月再失425亿美元。资本流失海外,本来动力不足的经济被“釜底抽薪”。
新兴经济体外储都在流失。IMF的统计显示,在2014年6月达到8.058万亿美元的峰值后,新兴市场外汇储备在去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分别下降1470亿美元和1790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再降2270亿美元。尽管今年二季度的数据尚未公布,但有报告推测,新兴市场国家的储备在二季度约减少210亿美元。一年时间,为在强势美元中支撑本国货币,新兴经济体付出了7.13%外储为代价。不过,也有如渣打银行那样的观点,新兴经济体外储并未下降,只不过是以美元计价的缘故。
具体到中国,去年6月末外储还为3.99万亿美元,今年6月末已经降至3.69万亿美元,其间经常项目下贸易顺差接近4000亿美元,并且这4000亿美元的顺差,大半发生在今年美元已经升值之后,无需考虑以美元计价的减损因素。即使按摩根士丹利估算的,新兴市场外储下滑40%的原因是货币价值发生了变化,3000亿美元外储的账面减值中,也只有1200亿美元是非美货币贬值的结果,另有1800亿美元是外储资产交易、价格变动的结果。通俗地说,外储被海内外的居民兑换,流向海外了。若再考虑到4000亿美元的顺差,一年时间内,5000余亿美元以资本形式流出。当然,流失的外储中,也有央行为稳定汇率,卖出的美元。坐拥新兴市场一半的外汇储备,完全有理由认为中国外储变动即代表了整个新兴市场动向,即便如此,数字显示出的,中国的外储流失更为严重。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82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