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海洋
2018-03-05·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90个字,产生1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自9月底,人民币中间价六连涨,迈入“6.34”,创下8月12日人民币汇率大幅下调以来的新高。8月份,人民币全球支付市场占有率达到2.79%,超过日元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海外需求旺盛、资金外流也从峰值下滑,短期看人民币企稳。长期看,人民币是否值得持有,则需根据基础货币的发行方式的转变,衡量人民币内在价值的走向。
11月,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公布对于人民币能否纳入SDR货币篮子的考察结果。随着日期的临近,中国方面正在快马加鞭地进行资本项目开放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方面的改革。美国的态度松动,表示将在人民币符合IMF现有标准的前提下支持人民币在特别提款权审查中纳入SDR篮子。IMF成员国中,德国、法国、英国和加拿大等投票权举足轻重的国家都已经成立了人民币清算银行,意味着人民币进入特别提款权稳操胜券。作为支付货币,两年前,海外超过70%的人民币交易发生在香港;8月份,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人民币支付,新加坡占人民币支付处理量的24.4%,英国为21.6%。人民币的使用范围稳步扩张,越来越被海外机构当作正常的支付手段。
截至2014年底,境外人民币存款约为2.78万亿元,比年初增长7000亿元,离岸人民币总量占全球所有货币离岸存款总量的1.7%左右。不过,和2014年中国出口占全球份额12.2%相比,这仍是一个微乎其微的数字。若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其海外存量一定面临着飞速提升的过程。渣打银行曾预计,如果IMF对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资格表示认可,各国至少会用1万亿美元储备增持人民币计价资产。这个数目,超越了一年来中国外储的减值,甚至超过一年来外逃资金的总和。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92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