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起居用的中国外销瓷

作者:李晶晶

2018-03-05·阅读时长8分钟

58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157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清康熙  青花花插

每年11月展览开幕前,豪尔赫·威尔士画廊均会挑选过去多年搜集的珍品,决定下年度的展览主题。除了过往安排有关“南蛮艺术”(After The Barbarians)的展览及图录外,画廊通常主题普遍围绕中国外销瓷器。题材大多以中国外销瓷不同风格、时期、制作特征、纹饰和市场作基础,其中包括西洋主题、玲珑透雕、克拉克瓷、漳州瓷、素胎加彩瓷和古染付等。今年的展览虽以一个中央主题作基础,但与过往有所不同的是,这次不只将焦点落于瓷器本身,而是研究中国外销瓷器对17、18世纪的社会影响,探讨其当时在购买者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豪尔赫·威尔士画廊由豪尔赫·威尔士(Jorge Welsh)和路易莎·文海思(Luísa Vinhais)共同搭档经营,至今已经有23年了。豪尔赫·威尔士上世纪70年代从葡萄牙里斯本来到英国伦敦学习绘画,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让他难以继续完成学业,不得已,他放弃学业,开始经营中国外销瓷。豪尔赫告诉我,以前中国文化在葡萄牙人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大约14世纪的时候,就有葡萄牙人将中国瓷器带回来,很多家族都会以拥有中国瓷器为荣耀。

1991年,豪尔赫和路易莎正式在一起合作。路易莎原来是学化学工程的,最初在化工厂工作,但她并不喜欢这份工作,她对艺术感兴趣,常去博物馆或艺术展。1991年,豪尔赫需要在里斯本和伦敦设立画廊时,与路易莎一拍即合,开始了20多年的合作。路易莎说,我们对外销瓷的评定标准,主要是从三个方向来衡量:有没有艺术价值;稀有程度;背后有没有良好的来源。

文章作者

李晶晶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85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前方高能预警

中国二次元的蓝海版图

161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