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小器大作

作者:李晶晶

2018-03-05·阅读时长6分钟

65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124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1740~1850 年  褐青玉雕通景山水楼阁鼻烟壶(正、背面) 

这只马绍先作玻璃内画花鸟诗文鼻烟壶制作于1936年。鼻烟壶的一面是一对栖息在木兰树下的鸟儿,岩石边有两只雉鸟。反面是四行诗、题献以及署名和印章。马绍先是京派内画四大师之一马少宣(另外三位是叶仲三、周乐元、乌长安)的侄子,马少宣内画鼻烟壶书画并茂,笔法精湛。叔侄俩一起制作鼻烟壶,均署马少宣的名号。马绍先第一次使用自己的名号是在1899年,那时他已经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内画师了,这表明他早已熟知内画这一技艺。1899至1932年,马绍先断断续续使用自己的名号,当他的叔父退休以后,马绍先终于开始自由地探索自己的风格和能力,并冠以自己的名号。

花鸟山石对于马绍先来说并不是一个多见的主题,如果就同类主题的鼻烟壶与其他的内画师一比,这是体现他后期成熟技艺的非常好的例证。马绍先绝大多数的作品上只有绍先这个字,只有在罕见的佳作上,比如这一只鼻烟壶上,他才会署上自己的名号阔庭。从这只鼻烟壶上的诗文的题献上表明,这只鼻烟壶是赠送给墨庄先生的。瓶子上的诗他处无载,描述了晨暮中的宫廷景色。

这只鼻烟壶是露芙(Ruth,1916~2001)和卡尔·巴伦(Carl Barron,1916~2014)夫妇上世纪90年代初期收藏的,对于这对西方夫妇来说,要去理解鼻烟壶上所绘的花鸟和文字所寄托的情感,并非易事。最初巴伦夫妇只计划组成一个小型收藏,但后来发觉这是不可能的。在露芙看来,制造鼻烟壶的物料十分多样化,它们以小巧的形式,融合了整个中国文化的历史。雕刻古典诗词及画述典故,这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儒道思想及中国传统观念。西方人可以通过这小小的鼻烟壶窥见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曾使用过的博古符号及各种书体。每一个画面若以摄影术放大便会显示出完美的画像,与卷轴国画不相伯仲。

文章作者

李晶晶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85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战国,谁主沉浮

统一前夜的权谋与征战

202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