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晶晶
2018-03-03·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741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李晶晶)
( 清康熙铜胎画珐琅荷塘鸳鸯盒 )
今年9月,纽约佳士得进行中国艺术品拍卖。按照时差,拍卖时间是在中国的夜里开始,可这毫不影响大家的拍卖情绪,据说纽约的现场几乎都是中国买家,而且大部分都是新面孔。中国国内的电话委托也是一个接一个。拍卖中有一方胡惠春旧藏的清乾隆御制紫檀刻包袱纹虎伏研盖盒。“研”就是砚台,汉代以前研墨的砚都称“研”,是从原始社会一种研磨器演变而成的。打开紫檀盖盒,有一铜制的蟾蜍,肚底有御题诗,拿开这只蟾蜍,盒底又有描金“乾隆御用”款,这方虎伏研盖盒可以说是花样百出。拍卖前的估价仅是2万美元,当晚拍卖时,便有不少行家认为,可能会创出一个高价。价格一路高涨,最终以142.65万美元被国内的一个电话委托买下。
“这不是完整的一套,是组合、拼装而成的。”好几位行家说。其中一位接过了话茬,“胡惠春买来的时候,肯定是明白的,估计是图它一个有意思,花了极便宜的价格,当个小玩意儿买回来的。胡惠春收藏中的精品几乎全部捐给了博物馆”。
藏砚,在过去的收藏圈一向被重视。宋元以来各朝代,名砚都是文人的重要收藏项目。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85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