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星
2018-03-03·阅读时长2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3804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王星)
( 范季融夫妇捐赠国宝级秦公晋侯青铜器
)
与圆明园兽首、乾隆御玺拍卖这些戏剧性事件相比,2009年11月23日进行的这场由全国政协、文化部、国家文物局领导出席的青铜器捐赠交接仪式该算是一次极平和的文物回归。
11月23日,“范季融·胡盈莹捐赠文物交接仪式”在北京国子监的彝伦堂举行。范季融、胡盈莹夫妇是美国著名的华裔收藏家,多年来致力于中国瓷器和青铜器的收藏,在纽约创建有“首阳斋”,珍藏有百余件中国古代青铜器,被视为此类中国文物最重要的私人收藏之一。范季融先生及其夫人胡盈莹女士、岳父胡惠春先生与中国文博界的交往算得上源远流长。自20世纪50年代起,胡惠春先生、范季融先生就曾多次向国内博物馆捐献,所捐献的各类瓷器、青铜器、书画、古籍善本等累计至今已有百余件。在这种背景下,借此次秦公晋侯青铜器交接仪式,中国文化部授予范季融先生“文化交流贡献奖”是水到渠成的事。
当天上午举行的相关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的讲话中提到“善意持有人”:“在不放弃流失文物所有权的前提下,按照国际公约精神和惯例,适当考虑善意文物持有人得到公正合理的补偿,以促成更多的流失文物回归祖国。”尽管“给予善意持有人补偿”这种说法在流失文物回归史上不时可见,此次似乎格外引起国内媒体关注。人民网次日便以这样的标题刊登报道:《国家文物局称拟补偿中国流失文物善意持有人》。
发表文章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12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