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钟和晏
2018-03-03·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016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钟和晏)
对颐和安缦最深的印象是空无一人的感觉,这种印象长时间地存留在记忆里。在颐和园宫门前街上,从开敞着的、没有任何招牌的大红门进去,绕过灰砖影壁,就是一个空荡荡的铺砖院子。然后,无论是那些方方正正的客房庭院里还是紧邻灰色院墙的甬道上,都看不见什么人,除了偶然有穿月白色衣衫的服务员身影穿过。还有一条连接各处庭院的彩绘长廊,一侧是白墙,另一侧是玻璃花窗,好像总也走不完。
在进入接待大厅那一刻,还是有些别有洞天的讶意,这个大厅相当于传统宫殿的“正殿”或者一般酒店的Lobby,挑高的、外露的天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结构,虽然是包覆在现代钢架材料之外的木头,正中只挂一盏黝黑的铜质宫灯。地上暗青色的“金砖”是从江南定做的,仿造太和殿地砖的样式。现在,故宫的老金砖已不可复制,传统的烧制工艺已经失传,即使故宫用于维修三大殿的金砖也只属于“仿金砖”或“精制澄泥砖”。
大厅一侧的木栅格屏风后面,用来接待客人入住的前台是一张简单的明式书桌,上面摆放文房四宝,一扇侧门的门楣木匾上刻着刘墉的“大藏”两字。大厅里的书法复制品还包括米芾的《梁简文帝梅花赋》帖片段、颜真卿行书墨迹《湖州帖》等等,“绿竹红梅犹假色,行云流水是真诠”是借用江南古寺庙里一副现成的对联。
发表文章9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9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