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苗千
2018-03-02·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551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苗千)
不仅各种宗教典籍多以宇宙中的第一缕光线开篇,现代物理学的开端与发展也始终与光有关,从光的微粒学说和波动学说之争,延伸至认识到光的波粒二象性,到对于量子纠缠现象的理解,一直发展至量子计算机研究,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对于光的认识一直紧密相连。
开创了现代物理学的大科学家牛顿在1704年完成巨著《光学》,论证光是由极微小的颗粒构成,他用一块三棱镜把一束白光分解为一条彩色的光谱,证明白光是由各种单色光的颗粒所组成,这与当时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的光波动学说相对立。因为当时牛顿威名赫赫,使得物理学界长期倾向于光的微粒说。
直到大约100年之后,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证明了光具有和水波相似的干涉性质,无可置疑地证明了光的波动性质,人类对于光的本性的认识自此产生了180度的转变,而随后麦克斯韦提出的电磁学理论,把光、电、磁三种现象统一起来,利用波动方程加以描述,光的波动性质已经完全清晰了。
发表文章32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967人
喵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