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苗千
2018-03-02·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541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苗千)
“这一刻代表了量子云计算的诞生。”2016年5月4日,IBM研究主管阿文德·克里希纳(Arvind Krishna)这样评价IBM刚刚推出的量子计算平台——IBM量子体验(IBM Quantum Experience)。这一天IBM公司在沃森研究中心(T. J. Watson Research Certer)首次宣布,大众可以通过云技术使用电脑或是移动设备登录这个量子计算平台运行算法和实验。
这个消息使量子计算机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IBM公司研究量子计算机有些独特的意味,在1981年,正是IBM公司与麻省理工学院共同召开了第一届量子计算会议。在会议上,著名的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号召人类开始研究量子计算机:“自然界并不是经典力学的,如果你希望能够更好地模仿自然界,你最好利用量子计算,而且这像是个很棒的问题,因为它看起来可不容易。”费曼从物理学家的角度希望研制出量子计算机从而更好地模拟自然界,但30多年之后,在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流行的时代,人们更关注的是量子计算机所展示出的强大计算潜力,这在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逐渐接近极限的节点尤为重要。
IBM公司的网页上写道:“我们正在书写计算历史的新篇章。”传统的计算模式已经逐渐接近到它的极限,“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的摩尔定律支配了人类半导体产业长达半个世纪,但是近年来电子器件的集成化速度已经开始显著减慢,人们预测在2035年左右,摩尔定律将彻底失效,传统的集成电路达到极限。人们自然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量子计算上,从自然界的运算方式、量子力学中寻找远超传统计算机的计算能力。
发表文章32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983人
喵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