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逼虚就实的“堵与疏”

作者:邢海洋

2018-03-02·阅读时长3分钟

38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544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邢海洋)

证监会对跨行并购与中概股回归放下闸门,将资本市场虚拟炒作资金逼入实体经济的用心可谓良苦。可所谓“马不吃草强按头”,前有高企的土地价格和人力资本,后有网上借贷动辄几百亿元血本无归的教训,民间数十万亿元的资金仍无处可流。资本市场治理的“堵与疏”,因缺失了疏导的环节,管理层只能陷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疲于应付。

梳理证监会痛下狠招的前因后果,“两会”后的壳资源炒作可谓是一个直接诱因。“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行了两年之久的注册制只字未提。而去年底全国人大给予国务院的注册制改革授权却是从3月1日开始,以两年为期。政策转向直接导致了市场预期生变,壳资源于是预热,“十三五”规划纲要删除“设立战略新兴产业板”更是火上浇油。自3月份以来壳资源股价普涨约四成,一些垃圾壳公司、僵尸企业则被炒上了天。二级市场炒预期,一级市场则是一壳难求,不少壳公司因此待价而沽、坐地起价,甚至疯狂到跟壳公司老板见面也要价千万。

供给侧改革在实体经济层面去产能,虚拟经济中当然也应该清除掉僵尸一般的空壳企业。5月13日,去年底因“中国好同学”名噪一时的*ST博元正式退市,这是自2014年《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实施后,A股市场首家因重大信披违法而遭退市的公司。但自该《意见》实施一年半以来,A股也只有这一家企业退市。而早在2012年,证监会就开启了退市制度改革,两年之后连续4年亏损的*ST长油被强制退市。几乎每出台一次改革,作为政策实施的标志总会有一家企业“中枪”,这次若不是*ST博元董事长许佳明的高中同学“不愿意看到公司退市”,自向公司无偿捐赠8.59亿元的举动太过奇葩,也不会引起如此大的舆论反弹,直接导致*ST博元“中枪”。作为资本市场净化器的退市制度本来是保障市场优胜劣汰的重要机制,是抑制投机炒作的重要环节,在A股却纯粹是作秀。既然“中枪”概率低得可以忽略不计,壳资源的投机就永远不会停止。具有讽刺意味的是,*ST博元最早的名字是浙江凤凰,上交所开市的“老八股”之一,随后数易其名以保壳。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邢海洋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92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魏则西事件追问

推广竞价、医院出租与生命尊严

196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