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热爱衰退的手表狂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3-02·阅读时长6分钟

47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090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朱步冲)


( 让·克劳德·比弗 )

让·克劳德·比弗,绝非一个瑞士制表界常见的严谨、内向的企业掌门人:即便在一小时前刚经历了从日内瓦到北京的长途飞行,比弗仍然声若洪钟,衬衫的领口随意地敞开,在接受采访时,迅速地用笔在便笺上为本刊记者勾勒示意图,兴奋之余还会从沙发上一跃而起,两只拳头相互对撞,仿佛是为了彰显宇舶选择在全球奢侈消费低迷的时刻进军中国的勇气。确实,根据瑞士央行经济分析家帕特里克·施温德曼近日做出的分析,整个瑞士钟表业2009年的销售额将下滑10%到15%,被瑞士制表人昵称为“双湖谷”的汝拉山谷如今笼罩在一片黯淡气氛中,比弗的老东家Swatch集团在3月宣布将年度利润预期调低了17.3个百分点。施温德曼论证说,瑞士钟表业的冬天之所以要比其他奢侈时尚产品制造业漫长些,一则是它基本没有掌握自己的零售链条,二则男性奢侈配饰市场供求弹性相对微弱,回暖不会像定制时装、珠宝、手包等女性产品那样立竿见影。尽管如此,比弗仍然相信这场危机带给宇舶这样小型高端钟表企业的,并非毁灭性的打击或赤字,而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如当初他决心赞助曼联,成为首家进入足球界的高端手表品牌,或者力促旗下设计师推出的最新“全黑”系列手表那样。“今年,我们就打算在中国开设8至10间店铺,既包括在高档购物中心内的专卖店,也会包括独立店。我期望到2012年,这个数字将翻一倍。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衰退是场悲剧,然而从经营角度来说,我爱衰退!”比弗告诉本刊记者。

三联生活周刊:有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对于瑞士钟表行业是非常严峻的一年,今年1月,瑞士钟表的出口额比去年同期下跌了21.5%,价格在3000瑞士法郎以上的高端手表销售也缩水了14%,一向需求旺盛的中国市场也有了42%的削减,请问宇舶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进军中国?

比弗:销售量下降是因为全球经济形势的低迷,以及随之带来的顾客消费能力下降。我在这里强调的是,瑞士制表业本身的产业结构没有问题,这一点和病入膏肓的美国汽车工业完全不一样。我们相信,经济形势一旦复苏,我们的业绩立刻就会上扬。2009年宇舶的销售额和盈利可能比2008年下降8%~12%,但比2007年要有所上升。另外我要指出,你所列举的统计数字只是反映了2009年上半年的萧条,实际上从7月开始,无论是宇舶,还是其他瑞士制表品牌,形势已经好转。我可以举出几个具体数字来说明:去年7月,我们在新加坡的业绩是101只,今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18;在日内瓦,同月销售额从28只变成了35只。我并不惧怕危机,从商业经营角度,我反而喜欢危机和萧条,那些真正有实力、讲求品质的企业会借此提升自身的形象和市场份额。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7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创业板的财富机会

首批过会的29家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68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