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海洋
2018-03-01·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62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邢海洋)
2015年12月29日,油价调整窗口的汽柴油新价格再度失约。10天前的窗口日,发改委暂停调价理由是雾霾严重,这次换了说法,是完善价格机制。当此时,全国汽油均价约为5.60元/升,美国同等品质油价相当于人民币3.60元/升。供给侧改革的本质是做减法,降低企业的社会成本和原材料成本。高昂的水电煤气和油价,削弱的是中国制造的整体竞争力。
油价是否贵,首先要看中国制造的竞争对手是谁。如果和日本和韩国这两个同处东亚铁三角的国家比,中国汽油价格并不高。韩国此时的汽油价相当于人民币8.20元/升,日本是6.74元/升。相比于欧洲动辄10元/升的价格,中国制造在油价方面更有竞争力,但随着原油价格大跌,欧洲的燃油成本已经大幅度下降了,如德国和法国汽油价格约为9元/升,西班牙约为8元/升。和东南亚等追赶型国家相比,中国油价则没有了优势,如泰国汽油价相当于人民币5.90元/升,印度尼西亚4.87元/升,越南5.20元/升。
列举了如此多国家的汽油价格,无非是因为我们正处于上有高收入发达国家挤压、下有低收入国家追赶的中等收入的夹缝里。若制造业成本不能保持一定优势,则很容易陷入上下两难的境地,走不出陷阱。因为汽油是运输业日常运营面临的最大一笔支出,这里还是集中关注运输业的竞争力来分析。据测算,柴油每吨降价100元,一辆载重50吨的卡车,重载行驶百公里油耗在40升左右,月跑1万公里,月度油耗成本将减少340元左右。柴油每吨降价100元,对交通运输业,整体就可减少0.62%的成本,进而对物流行业,减少0.4%的成本。两次调价窗口失约,据社会监测机构测算,油价累计本应降价450元/吨,折合升价汽油为0.32元/升,柴油为0.38元/升。对应的则是本应下降2.8%的运输成本、1.8%的物流成本没有体现到国民经济的运营中。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93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