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背后的那些事

影像背后的那些事

作者:李晶晶

2018-03-01·阅读时长5分钟

52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630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李晶晶)


( 嘉德拍卖的《甲午海战照片》之一 )

“甲午战争的照片这是第一次出现在拍卖市场。虽然不是名家大师的作品,但它的史料价值却非常重要。有关战争题材的影像作品曾经出现过,但不多,早几年我们拍卖过一套有关日俄战争的片子。”嘉德拍卖公司古籍善本部总经理拓晓堂小心地拿出这套《甲午海战照片》向我介绍。这套照片共46张,同时附有当时照片的出版图册《日清战争写真帖》。“你看,这里面的照片基本涵盖了整个战争的主要战场,海陆作战的进程、时间,尤其是日军的主要行动,摄下了战争所及城区、海域状况及兵营、炮台、鱼雷库、军舰等光景。”

中国人对甲午海战的印象大都来自电影《甲午风云》,李默然扮演的邓世昌是新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重要角色,他也是因此片一举成名。甲午海战的史实,过去都是靠文字记载,发现这样的照片无疑是对文字的佐证。从法律意义上讲,照片的证据力更强。

《甲午海战照片》的摄影者是日本人小川一真,他是日本陆军随军摄影师,这些照片被出版在《日清战争写真帖》(1895~1896年版。日本把甲午战争称为日清战争)中。《日清战争写真帖》采用珂罗版印刷,分三大册,前两册为陆军省摄制,后一册为海军省所拍。三册一起共收大幅照片约三百余张,每张照片附英、日文题记,一些图片旁边标注了后期整理成册时间(多为明治二十八年十一月,即1895年战争结束当年底)。从图片说明显示,这些照片绝大多数是由当时的日本陆军“陆地测量部”工作人员在战地拍摄的。因当时刊行数量有限,加之售价昂贵,流传下来的极为稀少,目前日本也只有少数几家图书馆收藏。 

文章作者

李晶晶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85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2008年度最佳产品与设计

2008年度最佳产品与设计

69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