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凉果铺要如何不朽

作者:殳俏

2018-03-01·阅读时长3分钟

62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618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殳俏)

汕头老城区的“大阳光”凉果铺,还未走近便已能嗅到甜咸交错的浓厚凉果味。有人对酒的各种层次的味道体察入微,凉果也是一样,其味甚至更加袭人。近距离也许能把人熏到晕头转向,但如果是隔一条小马路,你站在这一边,凉果铺在那一边,路面潮潮的,却又被南方夏天闷热的阳光熨得烫烫的,这时候你就能明察秋毫这凉果铺子传来的幽深的盐味、令人雀跃的糖香、森林被揉碎的烂果味、雨后青草被阴干的露珠味、家里樟木箱存着的旧皮衣味,以及一点点微妙的、类似于泥土做着一个梦,梦中是曾经与霉菌一同翩然起舞的气息。

朋友对我指点着凉果铺周边的街景,这边是他外公曾经担任总经理的汕头百货公司,那边则是旧时最出名的小吃店遗址:“饥荒时候也卖过人肉面包的。”斑驳的人行道、破败的骑楼、阴湿的各种角落,却不可思议地簇拥着这一小间整洁簇新的凉果铺。如同它的名字一般,“大阳光”,仿佛黯黑童话的一位闪闪发光的配角,在错乱的时间和空间里,精神焕发地强颜欢笑着,但它散发出的气息,依旧是阴郁而绵长的。

我小时候看过的凉果铺自然不是这样的,几乎每一间都小而逼仄,光线奇差无比。坐在柜台后面的人,大多是老头老太,就算偶尔换个年轻人顶一下班,他们也不可避免地就在这短时间染上了幽怨的色彩,每次听到需求,都是慢吞吞地起身,麻木不仁地从放在架子上的十几个大罐子中选出一个拿下来,用一把巨大的钳子,从里面夹出一堆黑糊糊的凉果,动作机械地包成一个小小的三角包,随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每每我怀揣三角包性急慌忙地往家走时,都能感到背后有双似笑非笑的眼睛望着我,笃定着我过几天还是得再回去报到。凉果铺对童年的我来说,犹如一个小小的魔药铺,而手里的那个三角包,便是每日的罪恶配额。

文章作者

殳俏

发表文章0篇 获得4个推荐 粉丝14人

作家、编剧,悦食中国文化项目创始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英范儿

100个关键词中的传统与时尚

134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