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犀角杯

作者:李晶晶

2018-02-28·阅读时长5分钟

73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843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李晶晶)


( 明末春风得意图犀角杯 )

和朋友闲聊,说他几年前,在国外的古董店里看到一只明代的犀角杯,那个漂亮、那个精致,神妙极了。可惜老板是个犹太人,生意算得门门清,价格实在有些高,当时也就没舍得买,回头想想,现在既难找到那么好的物件,价格也不是当年那个价了。

犀角是世界上非常名贵的材料,与象牙齐名。人类在文明初始的时候,就关注这类不易获得的动物性材料。早在中国古代它就与夜光璧、夜明珠相提并论,是只有皇帝和贵族才能享受的物品。《汉书》曾记载:“南越王赵陀献文帝犀角十。”《战国策·楚策》中称:楚王“遣使车百乘,献鸡骇之犀,夜光之璧于秦王”。古代的中国并不出产犀角,大多从国外输入。因此犀角的身价在古代就已十分昂贵。在考古发掘中只有牛、羊、鹿等角制品出士,从没发现有犀角器物。明代人们仅以它为药材使用,后来宫廷御医将犀角雕镂为杯,盛入酒后饮用。据《本草·犀》记载:“入药惟犀生者为佳。”用此饮服具有解毒、解热之功能。18世纪后非洲黑白两种犀角大量进口中国,犀角才逐渐成为专供观赏的雕刻艺术品。

这个月保利拍卖“明清宫廷艺术”一场中,看到一只“明方弘斋制犀角雕秋江渔乐图大杯”,让我想到朋友的那席话,的确有几分意思。犀角杯,在犀角雕制的工艺品中最负盛名,备受文人追捧。犀角杯的雕刻,首先要根据原材料的形状条件,利用犀角底部的天然凹腔雕镂而成的杯、爵等酒器。犀角底盘为马蹄形,角的前端有一条浅浅的纵向凹槽,后端有一条凸起的筋脉,又称“天沟地岗”。明清工匠随形雕刻,利用天沟做杯的流口,地岗做杯的把柄,以致犀角杯多呈马蹄形。就样式而言,犀角杯可分为素身、花卉动物、人物故事风景、仿古青铜器题材四大类。其中,尤以花卉动物题材最为常见,其次是仿古题材,再其次是人物故事风景,素身的最少。

文章作者

李晶晶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85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梅兰芳的角色

四大名旦与盛世梨园想象

90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