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星
2018-02-28·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870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王星)
可以毫无愧色地为玩具拍电影的时代似乎终于到来了。2009年暑期据说又将公映两部基于玩具的电影——《特种部队》(G.I.Joe)和《变形金刚2》。想想已经自成系列的《蝙蝠侠》、《蜘蛛侠》,真令人感慨孕育自Hasbro或Mattel的各种疯狂幻想故事居然也能等到一个不会被人轻易断言“幼稚”或“弱智”的时代。据说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幻想英雄登上大荧幕,如今更实际的问题倒是:还有哪些玩具英雄不曾试镜?
G.I.Joe在国内的名气不大,在美国却是鼎鼎大名,毕竟他们的另一个名字是“真正的美国英雄”(Real American Hero)。G.I.Joe是美国特训特种敢死队的代号,该队组建的目的是维护人类的自由与安全,他们的对手眼镜蛇部队则是一个妄图统治世界的残忍的恐怖组织——有玩具有动画,典型的Habsbro宣传套路。有了变形金刚的探路,G.I.Joe终于也敢拍自己的电影。此后很可能会借G.I.Joe东风的是特种兵(Action Man),它实际上是在英国授权的G.I.Joe翻版。这个时常身背降落伞、随时准备空降的小兵可谓武装齐全,常用的有蛙人套装、水手套装、印第安人套装乃至交通警察套装,最新装备的则是机械手与所谓“鹰眼”。这一玩具还催生出许多系列,包括“特种组”(Action Force)和“空间组”(Space Force)等。特种兵最主要的对手是邪恶而疯狂的科学家X博士,有时被表现为大脑外露或两眼冒激光的样子。和所有坏蛋一样,X博士总是想统治世界,他曾发明了一台天气控制机并以此勒索世界各大城市,特种兵阻止了他的阴谋,这次最主要的道具居然是那身交通警察套装。
可能会和特种兵抢上镜机会的是“M.A.S.K.”。不要将“M.A.S.K.”与吉姆·凯瑞主演的电影《面具》(Mask)及其漫画蓝本混淆,它事实上是一组名为“机动装甲突袭队”(Mobile Armored Strike Kommand)的可动人形玩具的简称。总体上说,“M.A.S.K.”是“G.I. Joe”和变形金刚的混合体。突袭队由马特·查克率领,对抗V.E.N.O.M.,也即“Vicious Evil Network Of Mayhem(煤黑堕落邪恶网)”。M.A.S.K. 与V.E.N.O.M.曾经都是致力于世界和平的一个组织中的分队,但迈尔斯·煤黑因感觉被忽视而恼怒,背叛组织、出卖查克,还杀害了查克的弟弟安迪。更糟糕的是,迈尔斯利用安迪的发明来对付查克。玩具上市后,在美国很快播出了一套配合宣传的电视系列剧,每个新增加的玩具也都会随即在片中亮相。这一系列玩具正逐渐向赛车主题发展,若拍成电影,倒也合了正时髦的极限赛车英雄套路。
发表文章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12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