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晶晶
2018-02-28·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810个字,产生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李晶晶)
(
乾隆御制铜胎掐丝珐琅嵌白玉七珍(3件)和八吉祥(4件)
)
1935年,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举办“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这个展览是迄今为止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最重要的展览之一。那一年的展览融合了众多私人藏家的精品和北京故宫的珍藏,其中展出的部分清代玉器大多出自约翰·渣甸爵士(Sir John Jardine,1900~1969)的收藏,它们都是清代宫廷的珍藏。展览结束后,约翰·渣甸开始成批出售这些中国宫廷艺术品,原因不得而知,只是有记录其中一部分被文特(E.J.C.Vint,1894~1971)购得,一部分被喜爱珐琅彩的收藏家基特森(T.B.Kitson)买下。
有一套“乾隆御制铜胎掐丝珐琅嵌白玉七珍、八吉祥”在展出的时候,就被基特森迫不及待地买走了,在当时的展销图录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关于这套七珍、八吉祥的记录。这套“乾隆御制铜胎掐丝珐琅嵌白玉七珍、八吉祥”白玉质,尤其难得的是下承铜胎掐丝珐琅莲花高台。
七珍、八吉祥是佛教中常用的象征吉祥的宝物,作为佛前供器,一般以成组的形式出现,每件都具有很深的寓意,同时,也常作为吉祥图案,被用来装饰寺庙建筑、法器、供器等。在瓷器中常能见到绘有八吉祥的图案,也许是七珍在构图布局上不好分配,所以我们很难在瓷器上看到七珍的图案。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85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