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晶晶
2018-02-28·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716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李晶晶)
( 西汉黄玉带钩
)
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一年一度的伦敦亚洲艺术周在一种不安的气氛中开幕了。
“虽然买家对于顶级拍品的需求仍然存在,但价位已经远不及过去。”伦敦古董商艾斯肯纳兹(Giuseppe Eskenazi)说,“20万英镑以上的艺术品,已经很难出手。而随着英镑汇率的持续下跌,藏家们也都知道,在接下来的半年中,艺术品的价格还会不断下滑,因此他们大都持观望状态。”相反,随着人民币升值,中国买家在伦敦的拍卖市场上倒是日渐活跃。伦敦佳士得中国艺术部专家罗宾·里恩(Ruben Lien)指出:“在他们这次的亚洲艺术品拍卖会上,有近30%的拍品都被中国买家收入囊中。新兴的中国买家不断在进入市场,而老客户们也在不断往更高层次的艺术品进军。”
最大的亮点非一件西汉黄玉带钩莫属。在11月4日伦敦佳士得的“私人白玉收藏和中国瓷器工艺品”专场拍卖中,这件估价在10万~15万英镑的带钩以82.5万英镑成交。据悉当时现场竞拍者、电话委托竞拍者和网络竞拍者竞争激烈,最后,是被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上海买家通过网上竞价拍走的。这个价格创造了中国古代玉器拍卖的最高纪录,它的成交也将当天的拍卖推向高潮。罗宾·里恩说:“拍卖会座无虚席,不少人甚至不得不站在过道上竞拍,买家多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18世纪的中国官窑瓷器仍是买家追捧的对象,这足以显示中国买家的强劲实力。”这一场共有258件拍品上拍,成交175件,总成交金额为531.3万英镑,其中8件拍品的成交额超过了10万英镑。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85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