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偿债

作者:邢海洋

2018-02-28·阅读时长3分钟

65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931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邢海洋)

G7财长会议刚过一个月,G20峰会又在华盛顿召开,至此,全球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已经荣辱与共,同乘一舟了。G7峰会前,西方六国以历史罕有的协同一致的姿态联合降息,西方各国也纷纷推出大手笔的救市计划。G20前,我国则以4万亿元的财政救市做出榜样。全球背景下,各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双管齐下,似乎联合起来才能将衰退的经济拉出泥潭。

经济学上有“合成谬误”的说法,指对个体有利的行为,对整体而言并不总是对的。发明合成谬误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举了个例子:一个人踮脚尖看戏能看得清楚,但若人人都用这样的姿势,所有人非但不能看清楚,还都付出了代价。在应对全球经济危机上,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针对市场做出反应,可以调节市场的资本品的投资和利率敏感支出。当一个国家单独做出调整的时候,可以对本国的经济起到一个比较好的调节功能,但当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做出同样的调整的时候,效果却消失了,因为正好犯了合成谬误的错误。

不妨设想若一个国家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贸易背景下,自可在不引起通胀的前提下提高经济增长率,但若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调整利率,说明全世界经济都在衰退,这样对利率的调整,作用就消失了。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全球统一向市场注入的资金未来收益非常不看好,这个包袱必然要由所有纳税人来承担。实际上,全球当下的经济危机,正是过去几年来为削减互联网泡沫破裂而选用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果。

文章作者

邢海洋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93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栗宪庭的村庄史

小堡村的文化产业模板

66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