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第一支哥萨克匪帮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8·阅读时长4分钟

51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410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清朝人眼中的俄罗斯人形象

文/卜键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九月,爱新觉罗·玄烨的重大关注点有两个,一个是孤悬海外的台湾,再一个就是雅克萨。当月初九日,谕令在黑龙江建城驻守,选中之地为中游的瑷珲。瑷珲,又称爱珲、艾浑等,在清代官方档案中,多被称为“黑龙江城”,是即将设立的黑龙江将军衙署之所在。作为决策者,康熙帝的意思很明确:这座新城是为收复黑龙江流域被占领土兴建的,不仅仅一个雅克萨。

自晚明始,一批批寻找土地和财富的沙俄殖民者就不断涌向东方,占据鄂霍次克海沿岸,以城堡、冬营为基地,如勒拿河畔的基廉斯克堡与雅库次克堡,乌第河畔的乌第堡。他们由原住民口中得知山南(即外兴安岭之南)的河流均汇入一条大河,沿岸居住着达斡尔等民族,“有许多牲畜、布匹和白银”,更引燃了强烈欲望。这块古老大地很早就归属于中国,但内地人一般足迹不到。阅读清初东北流人的诗文,宁古塔已被视为“绝域”,再向北一二千里,只能是鱼皮鞑子、使鹿使犬部待的地方,也称为野人女真。而对于北极冻土雅库次克的殖民者,对于那些不惧艰险、热衷于杀人越货的哥萨克来说,简直就成了洞天福地。于是,负有特殊使命的探险队、官方资助的哥萨克武装接踵而来,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安详。

就在清军大举入关的前一年,雅库次克督军戈洛文下令,由书记官波雅尔科夫率领一支约130人的队伍,穿越外兴安岭,前往传说中的黑龙江探查。所派队伍中有流民、猎人、渔民、地质测绘学家,主体则是武装哥萨克,配备枪械弹药和一门火炮,时刻准备着大打出手。因携带粮食辎重较多,他们尽量走水路,辗转向南,急流险滩、冰冻严寒与一道道山梁延缓了前进速度,抵达分水岭已是隆冬时节。波雅尔科夫就地设立冬营,命病弱队员看管辎重,只带领90名哥萨克继续向前。他们用雪橇拉着粮食等必需品,艰难翻过大雪弥漫的外兴安岭,抵达精奇里江的上游。得知向南可通黑龙江后,波雅尔科夫等安营扎寨,是为哥萨克的早期据点,即“上结雅斯克堡”。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1篇 获得10个推荐 粉丝47964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听吧,爱情

情歌何以动人

1963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