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猪事吉祥

作者:殳俏

2018-02-27·阅读时长3分钟

60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594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殳俏)

吃到猪肉,便让人觉得吉祥和满足,相信这是大多数中国人都会认同的感受。张爱玲的《童言无忌》中写生猪:“白外套的伙计们个个都是红润肥胖,笑嘻嘻的,一只脚踏着板凳,立着看小报。他们的茄子特别大,他们的洋葱特别香,他们的猪特别的该杀。门口停着塌车,运了两口猪进来,齐齐整整,尚未开剥,嘴尖有些血渍,肚腹掀开一线,露出大红里子。不知道为什么,看了绝无丝毫不愉快的感觉,一切都是再应当也没有,再合法,更合适也没有。”

绝大部分地区都盛行农耕文化的中国人觉得宰猪、吃掉一整头猪是再喜气洋洋不过的事情,谈起猪肉的味道分别来也是津津有味。编撰了《调鼎集》的童岳荐认为,自己家乡徽州的猪肉天下第一,“平日所喂米饭,名曰圈猪,易烂而味又美”;第二名则是泰兴猪,“喂养豆饼,易烂而有味”;第三名江南猪,“所喂豆饼并饭,煮之虽易烂,却无甚好味”。童先生同时也骂了几个地方的猪肉,斥之肉硬皮厚,无油而腥,煨不烂却又没味道,内脏还有一股子秽气。这些个地方,现在来看,也都是以猪肉料理出名的地方,是以按下不表。从历史角度看,所有的食物都是变化和发展的,猪也不例外。用朱振藩的话说,童先生由于当时运输的限制,吃的范围不广,却依旧能对各种猪肉道出个所以然来,已属不易。

吃猪让人感觉喜庆,而最为激动人心的吃法,莫过于整猪入馔。而这“整猪”与“全猪”有别。所谓整猪,是宰了一头猪后,就以此一头猪作为材料进行烹饪;而全猪,则是指一桌盛宴,全都采用猪身上的部件来发挥,至于这些部件来自一头猪,两头猪,或是十头猪,这就不得而知了。梁实秋早年便因为好奇心驱使,去吃了一次北京和顺居的全猪席,席间共128道猪菜,包括了红白血肠、双皮、鹿尾(猪尾巴做的甜食)、口条、猪脑、猪耳、猪蹄、猪肚、猪肝等。最后梁实秋很客观地感慨道:“高雅君子不可不去一尝,但很少人去了还想再去。”

文章作者

殳俏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6人

作家、编剧,悦食中国文化项目创始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煤炭大亨的崛起

资源争夺与财富聚散的山西故事

84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