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一座酒店和一个小镇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7·阅读时长8分钟

51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103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李孟苏)


( 酒店的小庭院既开放又隐秘 )

Bardessono是杨特镇(Yountville)上一个知名的家族,酒店是这个家族的酒庄改建的。上世纪20年代,一对姓Bardessono的夫妻约翰和露西,带着兄弟,从意大利皮埃蒙特地区移民到了美国。来到杨特镇,他们发现这里像极了家乡,犯起思乡病,走不动了,便买下一块土地,定居下来。像那个年代的纳帕谷农民一样,Bardessono家族养育孩子,种胡桃、洋李、葡萄,养禽畜,猪可以做香肠,鸡蛋鸡肉是全家人的日常食物,喝不了的牛奶做奶酪,犁地当然靠马。女主人开辟了一个菜园,蔬菜长得真好,够全家一年从春天吃到冬天,镇上的人都叫它“露西的菜园”。

大萧条时期,约翰和露西的儿子斯蒂夫出生了。一年后,约翰去世,家里的生活陡然变得艰难。但在斯蒂夫的记忆里,妈妈露西的厨房仍然飘散着香甜的味道,乳白的蒸汽是那么温暖,左邻右舍的孩子们都愿意到“露西的厨房”里来。76年过去,当年盖着厨房的地面变成美丽的庭院,那棵在夏天曾为斯蒂夫的房间带来阴凉的老橡树依然生机盎然,现在是酒店的迎宾树。

庭院里有一堵棕色石墙,一看就知它年头很久了。“它是我家酒窖残留的一堵墙,留下它是想让家族的历史与今天发生一点联系。”Bardessono家的儿子斯蒂夫给我讲完家族的故事,站到了墙壁前。没人知道酒窖建于何时,这块土地的主人换了很多茬儿,每一位主人都要翻修房子,却从未动过它。斯蒂夫却拆了它。上世纪末,他和弟弟年事已高,无力再经营葡萄园,只得做出改建旅馆的决定。旅馆项目一,可以顺利找到合作方,二,他们还能拥有部分房屋产权,毕竟这块土地对他们家族太重要了。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5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从北平到北京

1949年的北京 “科技元帅”聂荣臻的非常之路

78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