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我所做的,是讲一个故事

作者:何潇

2018-02-27·阅读时长9分钟

65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959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何潇)


( 电影《欲望都市》剧照 )

帕特里夏·菲尔德(Patricia Field)出现在我面前时,是一个暴雨将至的周六上午。天是铅灰色的,空气潮得随时要滴下水来。帕特里夏红色的头发非常醒目,叫人想起另一位红发的法国设计师。“你说我看起来有些像索尼亚·里基尔(Sonia Rykiel),这只是今天的特例。其实,大部分时候,我看起来像黛安·冯芙丝汀宝(Diane von Furstenberg)!”过一会儿,她说起话来,身上有比焰色头发更令人注意的东西。“时尚不是一条裙子——”我倏地记起那位擅讲名言的设计师的话——当然,它也不是一头红发,它是“一种弥漫在空气中的东西”。

纽约时装博物馆或许该给帕特里夏·菲尔德,这位名列全纽约——或者该说,全世界——最佳造型师之一的女士做一个作品回顾展,以见证这10年来女权运动的又一桩胜利:女性可以一面像男人一样工作,一面像女人一样活着。在办公室里,她们衣着时髦,脚蹬海拔大于10厘米的高跟鞋却依然健步如飞——至少,在荧幕上,帕特里夏·菲尔德让她们做到了。帕特里夏让这些女人们把衣服穿得带着要革命的意味,例子包括:《欲望都市》、《穿Prada的女王》、《丑女贝蒂》、《开司米黑手党》……还有即将到来的,《杜拉拉升职记》。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帕特里夏得到了她的褒奖,这其中包括:两次艾美奖,一次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提名,以及CFDA特别为其设立的年度造型师奖。“我最近又得到了一次艾美奖提名,提名的是《丑女贝蒂》。但我拒绝了,因为他们不答应让我的两个助手也进到艾美奖的名单里。”帕特里夏·菲尔德说着,嘴角泛起笑,“我说,我不需要你们的艾美奖,他们是我团队的一部分,你们不让他们得到荣誉,我也不需要你们的荣誉,十分感谢!”

文章作者

何潇

发表文章1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73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从北平到北京

1949年的北京 “科技元帅”聂荣臻的非常之路

78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