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7·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744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小贝)
( 桑塔格 )
<p "="">在《论罗兰·巴特》一文中,桑塔格说日记是巴特“意识生涯中典范性的手段”。她还说过,日记因为其粗糙,可以使我们看到作者作品中戴着面具的自我背后的自我。日记的作者完全是一个“在感知、在受苦、在挣扎的人”。这些论断都被桑塔格自己的日记证实了。
日记中的桑塔格跟随笔、小说和电视上的桑塔格非常不同,在公共场合她很强硬,日记中的她则惧怕、退缩。我们看到的桑塔格是一个受伤的闺女、一个非常用心的母亲。她写到她儿子大卫·里夫:“这对他是多么大的负担,这么多人的敬仰。”直到她去世之后,里夫仍没有摆脱这样的负担,他担任了她的日记的编辑。《正如意识困于肉体:1964~1980日记》是桑塔格日记继《重生》之后的第二卷。书名出自1965年一篇日记旁边的笔记:“精神计划——但受制于要制造一个对象——正如意识受制于肉体。”这是一个很晦涩的句子,说的是艺术的悖论:真实、可见的东西源自漫长的、不确定的过程。
这一卷日记是桑塔格30岁到近50岁之间写的。跟古巴剧作家伊瑞妮·福尼斯分手后,她开始了与卡洛塔的浪漫关系,1970年在巴黎被卡洛塔抛弃后,伤心的她回到纽约后开始用这段经历写心理传记。
发表文章606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91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