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生育伦理

作者:薛巍

2018-02-27·阅读时长6分钟

58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175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薛巍)


( 《为什么要孩子?伦理辩论》 )

人没有生孩子的义务

《纽约客》记者伊丽莎白·考伯特说,美国医生查尔斯·诺顿是“人有不生育子女的权利”这一观念的先驱。1832年,诺顿出了一本很薄的书,书名却很长——《哲学的果实:一位医生给年轻已婚夫妇的私下指南》。31岁的诺顿是一个特别爱冒险的人。在医学院就读时,因为太穷上不起解剖课,他从墓地偷了一具尸体,因此被指控为盗墓贼,被监禁60天。1829年,他写了一篇文章表达他的不可知论思想,自费印了1000册带到纽约去卖,结果因为无证行商而被捕。在《哲学的果实》中,诺顿讨论的是人口增长问题。跟托马斯·马尔萨斯一样,诺顿担心繁殖会造成危险。他用19世纪的生育率预计,地球上的人口每一个世纪会翻三番。马尔萨斯认为除了瘟疫或禁欲,没有别的解决办法,诺顿则认为有一些更能令人接受的办法。他在书中向读者提供了海绵、注射药物等避孕方法。《哲学的果实》一书又让诺顿吃了官司。第一版出版后不久,他被指控出版淫秽读物,被罚款50美元。审判还没结束,他又受到新的指控。这一次,诺顿被判了3个月的劳改。部分是因为诺顿惹上了官司,他的《哲学的果实》火爆了起来,20年间在美国出了9版。该书也在英国出版了,40年间每年卖掉大约1000册。《哲学的果实》被认为改变了历史。就在这本书刚面世之时,美国的生育率开始下降。诺顿的书对传播“性与生育可以分开来”这一消息起了一定作用。换言之,对于是不是要孩子,人们可以加以选择。

在《为什么要孩子?伦理辩论》一书中,加拿大女哲学家克里斯廷·奥弗奥尔对是否要孩子的决定做了严格的道德分析。她认为,生孩子并非自然而然、不需要理由的问题。我们的很多生理冲动都需要去选择是否遵从它们,如果想要孩子,我们也应该给出理由。人们给过了很多理由,奥弗奥尔一一做了反驳。比如,说生孩子会给孩子带来好处,这好像是显而易见的。如果采取避孕措施,孩子不被生下来,他就失去了一切,享受不到生命的乐趣,如吃冰淇淋、骑车等。对此,奥弗奥尔提出了两点反驳:首先,没被生下来的人没有任何道德感,有无数没被生下来的人,你没听到过他们的抱怨;其次,如果说生孩子能够提供世界上的幸福总量,那什么时候是个头呢?父母们生的孩子越多越好,但结果世界上的人口太多,到最后每个人的幸福会几乎为零。这一论证是英国哲学家德里克·帕菲特最早提出来的。如果一个孩子吃冰淇淋代表一份幸福,两个孩子吃冰淇淋代表两份幸福,4个孩子吃冰淇淋代表4份幸福,有8个孩子的家庭的经济能力使得他们吃冰淇淋的次数只是有4个孩子的家庭的一半。

文章作者

薛巍

发表文章583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5004人

江湖人称“贝小戎”、“小贝”,读书万卷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毒”时代

一粒胶囊里的社会百态

86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