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三
2018-02-27·阅读时长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877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李三)
( 商务喷气飞机“全球快车”的内部空间 )
廖学锋从事公务机的销售已经有20多年了,他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设计专业毕业后,在美国伊利诺伊拿了硕士学位,出任庞巴迪公务机中国区销售总经理之前,他先后在美国雷神和波音公司等多家飞机制造企业供职,曾经负责过整个亚洲公务机的销售,经他手销售的公务机应该在100架以上。
目前,在全球的公务机市场中,庞巴迪占有30%的份额,同时它也是亚洲最大的公务飞机销售商。“中国公务机业务在整个庞巴迪全球业务中的比例不到1%。”在廖学锋看来,中国的公务机市场与中国经济发展太不同步了。廖学锋告诉本刊记者,当年他在美国雷神工作时,也许都是飞行圈中人的缘故,“我的同事很多都是开飞机上下班。办公地点距离社区大约五六百公里,我的那帮美国同事共同拥有一块私人机场,其实就是一片开阔的草地”。廖学锋同事们开的那种小飞机,“正式名称叫试验型飞机,在美国本土售价很低,美国天空中飞行的私人飞机中,绝大多数就是它们”。
2005年,美国商务航空协会(NBAA)第一次在亚洲举办专业性公务机会展,会展选址上海。选择上海这个“着陆点”可谓别有用心,在公务机制造商的眼中,当时中国经济正快速起飞,潜在的公务机用户大有人在,雷神、湾流、庞巴迪、巴西航空、赛斯纳和达索等世界知名6大制造商,带着他们最新型的公务机纷纷参展。但结果是,尽管有众多中国富豪欣然前往参观,但在会展现场,制造商一张订单未获。
发表文章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83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