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制度红利之兑现

作者:邢海洋

2018-02-27·阅读时长3分钟

40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742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邢海洋)

创业板退市制度出台后,主板退市补充规则意见稿如期出台。细查指数,5月4日,代表全部上市公司的上证指数涨势减缓,沪深300和深圳成指均创出了年内新高,退市制度红利开始释放。但如果说制度转型红利将催生一轮牛市,还不如回溯年来行情:实际上,按恒生AH股溢价指数的提示,A股整体股价已经超过代表成熟市场的港股10%,远非去年热炒小盘股时的折让10%。蓝筹股的股价矫正早开始了,红利正在支付,或已经兑现过了。

所谓“制度红利”,第一层含义是制度变迁带来要素定价方式改变。这个意义上,价格变化应该是一步到位式的,或者至少是很短时间内转轨的。过去市场垃圾股死而不僵,每年年报季节均引来游资炒作资产重组,今后ST股直接退市,省下的这笔资金或有部分资金转投蓝筹股,蓝筹股定价自然水涨船高。据统计,2012年1~4月A股市场的整体成交金额为11.5万亿元,其间ST股的整体成交金额为2473亿元,占整个市场交易金额比例为2.15%。而ST板块的市值,近年来基本在3000亿~4000亿元浮动,在20万亿总市值的A股中占比也类似。这里不妨大胆假设,160余家ST公司悉数退市,且资金全部留在市场,对余下的2000余家企业,意味着多出来2%的交易资金,或可将股价抬高类似百分点。当然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动从来不是简单的模型。

股市运动基于预期,一旦未来的市场格局变得明朗,投资者必然迅速反应,资金一步到位。这里不妨做一个创业板退市规则出台后各类指数的走势对比:自4月20日至5月4日,创业板下跌了2.1%,上证指数则上涨了1.9%,代表蓝筹股的沪深300指数更上涨了3.5%,由80只绩优大盘股组成的深圳成份股指数上涨4.4%,其间中小板指数则基本持平。值得一提的是,进入5月创业板与中小板已经止跌补涨,5月4日涨幅与蓝筹股无异。4%~5%的走势差异正反应了投资者对退市制度实施后股市结构性变革的预期。

文章作者

邢海洋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76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伊朗:被曲解的文明

石油利益、政治选择与文化尊严

98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