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人民币在香港:从零售到结算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7·阅读时长12分钟

227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357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董璐)


( 巴曙松 )

三联生活周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进入实质运作阶段,使得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讨论升温,怎样来衡量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

巴曙松:人民币国际化就是指人民币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然而一国货币的国际化一般说要经历三个阶段,即从周边化到区域化最后实现国际化。根据人民币行使国际货币职能的程度,可从三个方面判断人民币目前的国际化程度。首先,作为价值尺度,其计价范围主要在边贸领域。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中,以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已经起步。其次,作为支付手段,人民币已流入周边国家和地区。人民币在港、澳、台地区尤其是香港,日益被市场接受,据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4月底,香港的人民币存款余额约为530.2亿元。同时人民币也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边贸结算中的重要货币之一,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人民币已成为云南省与越南、缅甸、老挝等边境国家边贸结算的首选货币。第三,作为价值储藏手段,开始出现制度性变迁。2006年12月1日,菲律宾货币委员会开始接纳人民币为菲中央银行储备货币,这是国外中央银行首次将人民币列为官方储备货币。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与韩国等6个国家和地区当局签署了总额65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人民币从官方渠道流入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发挥储备货币作用的同时,也为本地的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企业提供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重要来源渠道。

从目前的进展评估,人民币还不是一个国际货币,其发挥的国际货币职能相当有限,而且多限于周边国家和地区。在人民币区域化的初始阶段,通过推行中国与周边国家跨境贸易中的人民币结算,是推动人民币区域化进而国际化的重要的起步阶段的步骤之一;而从香港地区起步,条件已经完全成熟。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8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怎一个情字了得

越剧百年时尚化与人性慰藉

83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