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救市”答卷

作者:邢海洋

2018-02-27·阅读时长4分钟

128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008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邢海洋)

救市半年多,成效似乎都在我们一边:上半年,A股大涨了74%,全球首屈一指,中国的房价又恢复到了巅峰水平。而美国一边,5月份失业率9.5%,房价同比下跌了16.8%,道-琼斯工业指数、标准普尔指数半年涨幅分别为-2.65%和3.17%。美国政府的救市资金似乎没能提振投资者的信心。

但救市的目的在于实体经济,评判标准也只能在实体经济的指标中寻找。本轮信贷危机,凯恩斯主义卷土重来,各国政府启动财政资金,拯救破产企业,同时为资本市场注入流通性,务必使实体经济强行启动。各国救市举措中,美国算得上典型,7000亿美元的救援资金直接注入金融体系里,美联储负债则从2008年夏天的9000亿美元急速膨胀至2万多亿美元,致使美国基础货币激增。我国也颇典型,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力非西方可比,4万亿元救市资金可以直接下达到国民经济的具体部门、具体项目,更加立竿见影。

截至上半年,一对可资比较的数据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里昂证券亚太区市场分别公布了各自的中国6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两项数据都显示,中国制造业的扩张势头在进一步加大,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3.2,略高于5月份的53.1。这是中国该指数连续4个月保持在50以上。去年11月,该数据曾创下38.8的历史最低纪录。美国的数据同样显示出乐观迹象,美国供应管理学会公布,美国6月份制造业活动指数由5月份的42.8升至44.8。这一指数今年1月份曾降到20以下,随后逐步恢复,被认为是美国经济渐渐止跌的信号。该指数小于50意味着制造业活动收缩,但6月的收缩幅度降到了10个月来的最低水平,这个势头保持下去,下半年美国制造业或可恢复增长。

文章作者

邢海洋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82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怎一个情字了得

越剧百年时尚化与人性慰藉

83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