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星
2018-02-26·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425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王星)
在通俗的古典音乐史中,莫扎特的全名算是“Wolfgang Amadeus Mozart”,其中的“Amadeus”格外具有魅惑力。据说德国浪漫派作家霍夫曼对莫扎特崇拜得无以复加,为表达自己的敬意,他决定在自己名字里加入大师的名字。霍夫曼原名“Ernst Theodor Wilhelm Hoffmann”,此后变为“Ernst Theodor Amadeus Hoffmann”,也即后世所知的“E.T.A.霍夫曼”;“Wilhelm”换成了借自莫扎特的“Amadeus”。选中“Amadeus”,霍夫曼绝对是经过了精心考虑:直接将“Mozart”拿过来用太张扬,“Wolfgang”太过普通,“Amadeus”不仅与大师沾边,还另有一层好彩头的含意,即所谓“上帝的宠儿”——至今仍有不少人相信:“Amadeus”这个拉丁名字的含意是“为上帝所爱的人”,而这层含意简直与莫扎特的天才匹配得无以复加。
倘若追根溯源,不知“Amadeus”是否会让许多人失望。首先,“Amadeus”原本不是莫扎特名字中的一部分。莫扎特正式登记的受洗名是:“Joannes Chrysostomus Wolfgangus Theophilus”。“Joannes Chrysostomus”是莫扎特的“圣徒名”。根据天主教传统,1月27日是这位圣徒的斋日,故而生于当日的莫扎特要“继承”他的名字;“Wolfgangus”是“Wolfgang”为适应教堂使用而做的拉丁变形,实际上是莫扎特外祖父的名字;有了外祖父不能忘了祖父,接下来的“Theophilus”就是承继自莫扎特的祖父。后来还曾加入过“Sigismundus”,那是为了以此向叫这个名字的顶头上司大主教表示敬意。总体来说,整个名字亲属关系清清楚楚,完全符合那年代最常用的造名法,并无新奇独创之处。
“Theophilus”看来有些眼生,但它却是传奇的“Amadeus”的前身。“Theophilus”源自希腊文,意为“上帝的朋友”。这个名字自莫扎特诞生后没几天就开始经历一系列仿佛传话游戏一样的翻译变形史。在给多年挚友汇报自己儿子诞生的书信中,父亲利奥波德将自己儿子称为“Joannes Chrisostomus,Wolfgang,Gottlieb”。“Gottlieb”算是“Theophilus”的德语版本,但意思略有差异,含意更接近“上帝所爱”。从1770年起,“Gottlieb”成为意大利语的“Amadeo”,相信这也是为了当时在意大利巡演宣传的需要。1777年之后,“Amadeo”变成了“Amadè”。
发表文章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12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