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伟
2018-02-26·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101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朱伟)
今年9月30日,是苏联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百年诞辰。他因为心脏病,死于1974年的10月24日,在赴荷兰指挥阿姆斯特丹乐团的途中,终年66岁。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见到所有他的照片,几乎都是皱着眉头全神贯注,恨不能将全身力量都寄托在琴上的模样,少有微笑。在小提琴演奏家谱系中,他因为出生在奥德萨,有幸成为斯托利亚尔斯基的学生。斯托利亚尔斯基是海菲茨的师弟,他们都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著名匈牙利演奏家奥尔的学生。作为演奏家,斯托利亚尔斯基虽不能与海菲茨相比,但他两个学生的造诣,却从某种程度都超越了海菲茨。这两个学生中的另一个就是米尔斯坦,米尔斯坦比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大4岁,直到1992年才去世,活了88岁。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特点,可能是以浓郁情感倾诉构成的厚重抒情的感染力,改变了小提琴作为一件女性乐器相对比较纤弱、极易情绪浮躁的性格。听他的演奏,总觉得他所表现的意境,会比其他演奏家表现的宽厚,这也许与他学琴时先喜欢中提琴,由此而把中提琴性格融进了小提琴有关。就情感与抒情浓度而言,他与罗斯特罗波维奇的大提琴、里赫特的钢琴形成了最佳搭档,由此诞生了最佳的贝多芬三重协奏曲。3人中,奥伊斯特拉赫最年长,罗斯特罗波维奇最年少。在贝多芬提供的空间里,3人互不相让,水涨船高地比试各自情感能力,真是将这首协奏曲膨胀到别家再难超越的丰满程度。
发表文章12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547人
《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