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信欣:从《竺可桢日记》少年到气象痴

作者:葛维樱

2018-02-26·阅读时长6分钟

157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278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葛维樱)


( 信欣 )

信欣是北京人,用他的同事的话:“能把一件正常的事干得特别不正常。”他的主业是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既要坐在镜头前面做直播分析,也要做业务管理。“不能事前诸葛亮,也不能事前猪一样。”是他的微博介绍。他全身心热爱着天气预报这件事本身。“天气预报充满了不可预计性,这很神奇,用哲学的观点,比如佛学里的诸法无常也可以解释,正因为它的不定,对应了数学上的非线性理论。”他的童年在北京三环路里一个研究所旁边的单元楼里度过。“我最喜欢下雨,那里有一个公交总站,车一大拐弯就能压起很大的水花。”从痴迷水花的儿童变成专业人员和痴迷者,“原始快乐总是很重要”。

听信欣说话绝没有犯困的可能,因为他每次说到重点词语都会用体育播报的口吻,加很多重音和语气词。“我特别喜欢在分析里打比方。比如足球,这次的云团形成了一次进攻,但不代表成功,现有的机会简直像40米开外的一脚远射。已经接连29天都是阴雨,明天放晴的概率等于中国男足打入世界杯。”他没事就开始琢磨天气和日常生活乃至一切历史、科学、宗教的联系。“我爱哲学,哲学这词本身的希腊语意思就是爱思考。”他和他的名字一样总是稳定而有说服力。下班时间还要见见从外地来的非专业气象迷。“他们现在有专门的论坛,软件很专业了,有一个小组甚至发展出地区的气象模型,和当地天气部门有一些合作。”信欣不仅仅把自己的事情当工作,这让他显得有别于一般技术派。

天气预报用信欣的话说:“事物不是直线推进的。”在半个世纪以前气象学大师洛伦兹建立的方程组里,九个联立方程有气压、风、温度等等参数构成,用超级计算机计算,每个参数小数点之后很多位以后的小误差,也能引起整个结果完全相反,而那些小误差又不可能避免。信欣之所以强调气象原理,是为了说明“哲学、科学对于自然界的变化有相似的解释和描述。而对于人,一个很偶然的小事件就能决定一生”。

文章作者

葛维樱

发表文章5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022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何种童年值得守护

人类精神胚胎期

108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