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菁菁
2018-02-26·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797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徐菁菁 蒲实)
( 胡马姆·哈立尔·阿布穆拉·巴拉维 )
2009年12月30日成为美国中央情报局成立62年来“最黑暗的日子之一”。约旦人胡马姆·哈立尔·阿布穆拉·巴拉维在中情局驻阿富汗查普曼军营基地内,制造了自杀炸弹袭击,造成7人身亡,其中包括4名中情局官员,3名中情局安全保卫人员,另有1名约旦情报官员重伤。
查普曼军营基地曾是苏联入侵阿富汗时期的军事基地,现为美国中情局征用,也是美军高空无人轰炸机的起飞地。一位阿富汗安全官员向媒体透露,当天,巴拉维是作为为中情局服务的间谍,由约旦情报官员扎伊德带进美军基地的,因此并没有接受安全检查。
约旦医生巴拉维曾于2007年因极端言论受到约旦总情报处官员的审讯。“几个月后他通过电子邮件联系我们,提供了一些信息,使我们得以挫败针对约旦王国的恐怖袭击。因此从保卫国家的角度,我们决定在友好基础上继续跟他保持联系。”一位约旦安全官员表示。此后约旦情报机构要求巴拉维潜入“基地”组织内部,追踪并杀掉“基地”二号人物扎瓦希里。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援引美国情报机构一名前高官的话报道,巴拉维曾提供高质量情报,其中一些情报帮助中情局发动导弹袭击,炸死多名“基地”组织成员,这使得巴拉维骗得美国和约旦信任。美国的情报机构认为,阿富汗塔利班武装分支“哈恰尼斯”是这次袭击的背后主使。
发表文章14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767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记者。写字是为了满足好奇心。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