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星
2018-02-26·阅读时长11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736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王星)
( 《游七星岩诗》页
(明,解缙;纸本,册页,纵23.3厘米、横61.3厘米,草书,28行,284字)
诗见于解缙《文毅集》卷五“题临桂七星岩”,共三首,此处增至四首。七星岩位于广西桂林东七星山,隋唐以来即为游览胜地。解缙于永乐五年始在广西、交阯做官,此作书于永乐六年,时年解缙40岁。解缙的草书对于台阁体无疑是一种突破。此次解缙的草书与沈度的台阁体书法同时展出,颇能展现永乐年间书法的全貌。 )
故宫年底在午门城楼上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明永乐宣德文物特展”,简称“永宣特展”。展览共推出150余件(套)文物,分为8个部分,依次为:书画,玉器,金器,瓷器,漆器,佛教造像,珐琅器和“宣铜”。所选文物涵盖了故宫博物院现藏永宣时期文物中的绝大部分精品,仅国家一级文物就有77件。为使展出文物的品类更为丰富全面,故宫博物院特从西藏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借用相关文物12件(套)。恰如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所说:“如此大规模集中展示明代永宣时期的文物珍品,在国内乃至世界博物馆展览中都尚属首次。”
所谓“永”、“宣”,是明朝朱棣、朱高炽、朱瞻基祖孙三代帝王,也即明代永乐、洪熙、宣德三朝(1403~1435)的略称。2010年是紫禁城落成590周年暨故宫博物院成立85周年,此次“永宣特展”因而成为“故宫博物院系列院庆活动的献礼展览之一”。展览期间举办的两岸故宫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也以“永宣时代及其影响”为专题,两天时间里来自各地的学者发表了37篇论文,内容涉及永宣器物、书画、古籍、舆图、宗教文物以及明史。
然而,为什么是“永宣”?除“这三朝虽只历时33年,却是明政权在政治、军事统治的鼎盛时期”,“明代延续了270余年,并对清代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的关键就是从永乐到宣德的经营”,“永宣时期众多门类的艺术创作都取得了非凡成就、对后世的影响深远”等更偏学术的原因外,另一层原因还与紫禁城本身有关。负责本次展览总策划与总协调的故宫常务副院长李季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表示:故宫以前举办的多是清代文物展,明代文物展很少,加之很多影视剧的影响,一般观众很少想到紫禁城始建于明代、作为明代的皇宫长达224年,而明成祖朱棣正是紫禁城最初的缔造者。在明成祖修建的紫禁城中,午门是最先竣工的建筑之一。■
发表文章4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212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