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九
2018-02-26·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831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谢九)
( 9月14日,上海宝马4S店里看车的顾客 )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对普通民众而言,这个全球第二的荣耀,距离现实的幸福感却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经济繁荣往往并不意味着民众福利的同步增长,在我国现有的收入分配格局下,居民的收入增长长期低于经济增速,并无法分享太多的增长果实。而且,经济增长总是会带来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会在悄无声息间吞噬普通民众的财富。
2010年的通货膨胀让人印象深刻,如果仅从物价指数看,2008年的通胀程度其实远远超过今年,但是民众却在今年感受到更多压力,原因在于2008年的物价上涨主要集中在猪肉和石油等少数品种,而这一轮则是全面开花,小到蔬菜,大到房价,几乎无一不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过去两年为应对金融危机而超发了过多货币所致,一些无法为实体经济所吸收的资金,以及海外热钱都需要找到载体,而这种载体不仅只是绿豆、蔬菜和住房,创下历史新高的黄金、成交价屡屡过亿的收藏品都为这些无处可去的资金提供了载体。其次是因为中国经济总量越来越大,对应的增长成本也会越来越大,无论是原材料还是劳动力成本,都因为中国需求因素而更加稀缺,更加昂贵。以此看,即使将来我国的货币政策收缩,减弱通胀大幅恶化的可能性,但从更长远的眼光看,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们都将不得不容忍并习惯相对较高的物价。
发表文章41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698人
在嘈杂的时代独立思考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